易祓

易祓

易祓 (1156年—1240年,汉语拼音yì fú)字彦章,一作字彦伟,又作彦祥,号山斋,湖南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人。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与同郡汤璹、王容并称“长沙三俊”。与著名词人姜夔“折节交之”。著有《周易总义》二十卷、《周官总义》三十卷等
►(15篇诗文) 

人物生平

  淳熙二年,易祓在太学读书。不久后就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曾经寄给他一首词《一剪梅》“染泪修书寄彦章。贪做前廊,忘却回廊。功名成遂不还乡。石做心肠。铁做心肠。红日三竿懒画妆。虚度韶光。痩损容光。不知何日得成双。羞对鸳鸯。懒对鸳鸯”来呵责他。

  易祓一直在太学读书10年,淳熙十二年授予官职上舍释褐、补文林郎、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

  光宗绍熙五年,易祓被召入荆南帅幕。两个月后即授职太学正。

  宁宗庆元二年十一月,易祓为秘书省正字。

  庆元四年,易祓为校书郎,旋即又升为秘书郎。

  庆元五年七月,易祓为著作佐郎、起居舍人。十二月以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

  庆元六年二月,易祓为权右侍郎官,后又转奉议郎。八月,易祓为著作郎。九月,易祓出任知府江州。

  嘉泰初,易祓在江州任职知府。

  嘉泰三年,易祓被召赴行在所,又为员外郎、左侍郎官。

  嘉泰四年四月,易祓为枢密院检详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同年七月,授职国子司业。

  开禧元年六月,易祓任职中书舍人。八月,授职左司谏兼侍讲。

  开禧二年,易祓任职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立即又落职与宫观。

  开禧三年十一月,易祓得罪权贵被贬融州。

  嘉定二年十二月,易祓在融州任职,撰有《真仙岩亭赋》。

  嘉定四年,易祓撰写《易学举隅》四卷。后移全州居住。

  嘉定八年,易祓曾为方信孺书写桂林世节堂扁额,磨崖石刻于龙隐岩。

  嘉定九年七月,易祓从全州迁移到衡州,得到圣旨回归宁乡,中途经过祁阳县浯溪,有题浯溪诗刻石。

  嘉定十三年,易祓官复原职。

  理宗宝庆元年,易祓转职朝请大夫,还是在家中居住,实际上被闲置。

  宝庆三年,理宗封易祓为宁乡县开国侯。

  绍定元年,易祓撰成《周易总义》二十卷。

  嘉熙四年三月二十日,易祓因病去世,寿年85岁。

染泪修书寄彦章。贪做前廊。忘却回廊。功名成就不还乡。铁做心肠。石做心肠。
红日三竿懒画妆。虚度韶光。瘦损容光。不知何日得成双。羞对鸳鸯。懒对鸳鸯。

()
唐家基业重于山,宁许胡雏据九关。 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 壤分旄钺谁能制,政出貂珰不复还。 千古高崖锁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
()
我醉欲眠君罢休,谁能倚杖听江流。 蕉花当户不知午,梧叶满庭疑是秋。 吾道从来无物累,此心何处不天游。 鸿边幸有音书至,春在江南云梦洲。
()
一枝自足鹪鹩巢,一居犹胜蜗牛屋。 道人身外本无求,况有龟轩可栖宿。
()
支床纳息三百年,也胜刳赐贮金屋。 问子多智亦多穷,何如莲叶安巢宿。
()
千岁蟾蜍犹得仙,百年枸杞足延命。 也须点铁自成金,未信磨砖能作镜。
()
不今不古不朝昏,只与南山伴白云。 我既无声亦无臭,众生当以不闻闻。
()
万事皆从忙处错,寂然不动乃能通。 君看开济规模事,却属南阳高卧翁。
()
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 更看面目知端的,却在先生几格闲。
()
我无适俗韵,滥剖江成竹。 惟有南山云,对之若可掬。 秋堂风露清,岂不念羁独。 行年四十九,亦复此栖宿。 二子亦有契,兹期定前卜。 泛观穹壤间,物剥继以复。 消息固常然,天地非反覆。 姑置勿复言,新篘已清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