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断告子案
陆陇其做灵寿县令的时候,颇有政声。他处理事情总是不动声色,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天,有个老太太控告她的儿子忤逆。陆立即将他儿子叫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个还没有成年的男孩,陆对老太太说:“我官署里正缺少小僮,你儿子暂时可以在这里服役,等到有人代替,我再教育他。”于是命那少年在他左右,寸步不离。陆陇其每天早晨起床后,毕恭毕敬站在太夫人房外,太夫人一起床立即进上洗漱用具,然后再进上茗饵。吃中饭时,他侍候在饭桌边,给母亲献上好吃的食物,而且笑容可掬,等到母亲吃饱,自己才去吃她剩下的饭菜。陆陇其一有功夫,就坐在母亲身边,给她讲一些故事
教化百姓
陆陇早年因生活所迫,以坐馆人家为生计。二十七岁时,应试补本邑弟子员。
康熙九年(1670年)中二甲进士。
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授嘉定(今属上海)知县,到任后,即抑制豪强,整顿胥役,深受乡民爱戴。
嘉定是个大县,赋税征收多而民间习俗又追求铺张浪费。陆陇其简朴节俭,努力以德教化百姓。遇到父亲告儿子,便含着泪进行劝说,以致儿子搀扶着父亲而归,从此很好地侍奉。遇到弟弟告哥哥,便调查出挑唆者施以杖刑,以致兄弟二人都很感动悔恨。一些品行恶劣的青少年勾结行恶,便给他们戴上枷在路口示众,看到他们悔过了才释放他们。有一富豪家的仆人夺走了砍柴人的妻子,陆陇其派差役将他逮捕治罪,使富豪改变了以往的行为成为善人。遇到官司,陆陇其不用差役去逮人,属于宗族内部争讼的,便以其族长去治办,属于乡里争讼的,便靠里老去治办。有时也让原告、被告双方都到县衙来进行调解,称为“自追”。为了征收赋税,陆陇其建立了“挂比法”,写上百姓的姓名以进行对照比较,至于交纳数额由每人自报。同时又建立“甘限法”,命令将今日限定交纳中所欠的数额日后增加一倍交纳。
哭卷攀辕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三藩之乱爆发,朝廷因战争需要而征军饷,陆陇其下令征收,并说明“不考虑一官半职,反而对你们百姓无益,而且对国事也有损坏”。于是每户发一张知县的名片以进行劝导,不到一个月,交纳至十万,又赶上征房屋建筑税,陆陇其认为只应征收市中店铺的税,命令不许涉及乡村百姓家。
江宁巡抚慕天颜上疏请求施行繁简不同的各州县长官更调法,因而谈到嘉定县政务繁杂又多逃税者,陆陇其虽然操行称绝一世,然而却没有应付复杂事务的才干,应该调到事务简约的县。此疏下到吏部讨论后,以才力不及为由将陆陇其降调。县里有某人在道路上被强盗所杀,而其家人却以仇杀上诉,陆陇其捕获了强盗并审判定案。刑部认为最初的报告没有说到强盗事,以隐瞒盗贼的过失夺去陆陇其的官职。
离任时,只带了几卷图书和妻子的织布机,民众扶老携幼,哭卷攀辕,嘉定士民数千泣留不得,因此,刻《公归集》相赠。
廉洁爱民
康熙十七年(1678年),朝廷以博学鸿儒科选拔人才,陆陇其没有来得及参加考试,便因父丧而归乡。
康熙十八年(1679年),左都御史魏象枢遵照康熙帝的命令推举清廉的官员,上疏举荐陆陇其廉洁对己而爱民。康熙帝命令他守丧期满后可用为知县。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授陆陇其为直隶灵寿县知县。灵寿土地贫瘠,百姓贫困,劳役繁多而民俗轻薄。陆陇其向上司请求,与邻近的县更换服役,可以轮流更代。陆陇其实行乡约,视察保甲,多发文告,反复教育百姓,务必去掉好争斗和轻生的习俗。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将陆陇其和兖州知府张鹏翮一起作为清廉官举荐。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下诏让九卿举荐学问优长、品行可用的人,陆陇其再次被推荐,得到圣旨,可以调任为京官。陆陇其在灵寿七年,离任的时候,道路上站满了百姓,哭泣着为他送行,如同离开嘉定的时候。陆陇其调京后被授为四川道监察御史。偏沉巡抚于养志的父亲去世,总督请康熙帝让他在任为父守丧,陆陇其说天下太平,湖广又不是用兵的地方,应该让他尽孝道,于是于养志解任回乡。
据理力争
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军征讨噶尔丹,政府为筹集军费而采用向捐款人授以官位的做法。御史陈菁请求停止捐款人必须经过保举才能升官的做法,而实行多捐者优先录用的政策,吏部讨论后没批准实行。
陆陇其上疏说:“向捐款者授官的做法并不是皇上本意要实行的,如果允许捐款者可以不用保举,那么与凭正途而做官就没什么区别了,再说清廉是可以通过捐款而得到吗?至于捐款者优先录用,等于开了为名利而奔走争竞的门路,都是不可行的。特别要请求实行捐款人如果在三年内无人保举,便让他辞官退职的做法,用来澄清升官的途径。”九卿讨论认为:“如果实行让捐款人辞官退职的做法,那么希望得到保举的人奔走争竞将会更厉害。”
于是,康熙帝下诏让与陈菁详细讨论。陆陇其又上疏说:“捐款的人贤愚混杂,只有靠保举才能防止其中的弊端。如果排除保举而只认可捐款授官,这些人有不捐款的吗?议论的人认为三年没人保举就让辞官退职的做法太苛刻了,这些没有功名的平民得到官位,居百姓之上三年,已经很过分了,即使辞官退职在家,也像官宦一样,很荣耀了。如果说到这些人通过钻营求得保举,那么只要总督、巡抚是贤明的,从哪里去奔走争竞呢?即使总督、巡抚不贤明的,也不能将所有的人全保举呀!”这个上疏更是言辞激切。陈菁与九卿仍持不同意见。户部以捐款者都在观望,将会迟误军需为由,请求夺去陆陇其的官职,发往奉天安置。
康熙帝说:“陆陇其任官时间不长,不了解情况,的确应该处分,但是作为言官可以原谅。”正巧,顺天府府尹卫既齐巡视哉辅,还朝奏报,民心惶惶不安,唯恐陆陇其发配远地。于是,陆陇其得以免于发配。不久,命陆陇其巡视北城。任用期满,吏部讨论将他外调,因而陆陇其告假还乡。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陆陇其去世。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江南学政缺员,康熙帝打算用陆陇其,左右侍臣奏报陆陇其已去世,于是用了邵嗣尧。邵嗣尧过去与陆陇其都是由于为官清廉而由外官调到京城的。
雍正二年(1724),雍正帝亲临学宫,讨论增加随从祭祀的儒者,陆陇其在其中。
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特赠予清献的谥号,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乾隆三十年(1765),嘉定知县杜念曾钦慕陆陇其政迹,修葺孔庙旁的应奎书院,增建讲堂,特取陆的出生地浙江平湖的别称——“当湖”为院名以示纪念。
陆陇其做县官时崇尚实政,嘉定县百姓歌颂陆陇其,直至清末也没有停止。灵寿的邻县阜平县为他修了坟墓,县民陆氏世世代代守在那里,自称为陆陇其的子孙。
丈夫志四方,此言须细详。四方虽云乐,何如在家乡。
况复多变态,前途更难量。网罗到处有,不可不慎防。
所以先圣训,教人善行藏。进礼退以义,穷达视彼苍。
滔滔虽皆是,我必择康庄。人生贵知道,岂必登庙廊。
君不见诗人,拳拳十亩桑。子陵老布衣,咄咄胜侯王。
尧夫安乐窝,至今仰耿光。此中有真味,难与世人商。
君诚熟反覆,知吾言不狂。
赠姚亘山。清代。陆陇其。 丈夫志四方,此言须细详。四方虽云乐,何如在家乡。况复多变态,前途更难量。网罗到处有,不可不慎防。所以先圣训,教人善行藏。进礼退以义,穷达视彼苍。滔滔虽皆是,我必择康庄。人生贵知道,岂必登庙廊。君不见诗人,拳拳十亩桑。子陵老布衣,咄咄胜侯王。尧夫安乐窝,至今仰耿光。此中有真味,难与世人商。君诚熟反覆,知吾言不狂。
谁云田家苦,田家亦可娱。上年虽遭水,禾黍多荒芜。
今年小麦熟,妇子尽足哺。所惧欠官钱,目下便当输。
昨夜府檄下,兵饷尚未敷。里长惊相告,少缓自速辜。
不怕长吏庭,鞭挞伤肌肤。但恐上官怒,谓我县令懦。
伤肤犹且可,令懦当改图。阳春变霜雪,尔悔不迟乎。
急往富家问,倍息犹胜无。田中青青麦,已是他人租。
闻说朝廷上,方问民苦荼。贡赋有常经,谁敢咨且吁。
不愿议蠲免,但愿缓追呼。
田家行。清代。陆陇其。 谁云田家苦,田家亦可娱。上年虽遭水,禾黍多荒芜。今年小麦熟,妇子尽足哺。所惧欠官钱,目下便当输。昨夜府檄下,兵饷尚未敷。里长惊相告,少缓自速辜。不怕长吏庭,鞭挞伤肌肤。但恐上官怒,谓我县令懦。伤肤犹且可,令懦当改图。阳春变霜雪,尔悔不迟乎。急往富家问,倍息犹胜无。田中青青麦,已是他人租。闻说朝廷上,方问民苦荼。贡赋有常经,谁敢咨且吁。不愿议蠲免,但愿缓追呼。
赠周敉宁尊慈陈太孺人七十寿。清代。陆陇其。我友抱奇质,矢志学周程。 不远三千里,翩然来帝京。 不入金张室,不逐纨绔行。 不求印累累,不羡金满籯。 但愿闻大道,归慰寿母情。 寿母长名族,椒兰由性生。 况复归高士,家世笃忠贞。 鲍车与梁案,闾里传相惊。 白头无他愿,惟愿儿学成。 无使邹孟母,独擅千秋声。 所以令子心,自爱若琼英。 必欲琢成器,不敢惮远征。 长安多名杰,人间之蓬瀛。 先猷或不远,庶几在墙羹。 愧余朴遬姿,平生徒硁硁。 承君来相问,不能一发明。 无已有一言,敢愿为君倾。 恭闻古圣贤,其道惟立诚。 人心与道心,苗莠不并荣。 朱子白鹿规,若射有鹄正。 夙夜常念兹,名实自俱宏。 勿谓俗滔滔,何妨亦裸裎。 归求有馀师,无事远经营。 六经昭日星,只在一与精。 慈帏应心喜,期颐颜如婴。
赠某十四韵。清代。陆陇其。舟发潞河头,朔风初飕飕。 济汶正浩瀚,河淮水悠悠。 喜逢素心人,晨夕共优游。 世网何足言,邈然念前修。 君方际休明,尚当展嘉猷。 舟楫盐梅效,行将次第收。 司马洛中园,恐难许久留。 我归安耕凿,村农是吾俦。 一经付豚儿,坦然便无愁。 君住邗江上,自昔多名流。 闻说汉董生,作相在此州。 正谊明道语,直追孔与周。 遗风犹在否,为我一访求。
赠张长史庶常。清代。陆陇其。自余来京师,喜与君周旋。 仓皇颠沛中,感君意缠绵。 相期在千古,知君念己坚。 惭余学卤莽,不能有所宣。 徒与俗龃龉,自省亦多愆。 幸遇浩荡恩,得放早归田。 自此共野老,耕凿安尧天。 但乐闻贤者,所学益精专。 正谊明道志,皎然日月悬。 茧丝牛毛理,直接先民传。 正学既昌明,爝火尽弃捐。 统纪从兹一,王道惟平平。 始信俗可移,只在日乾乾。 村农亦狂喜,光耀满林泉。
赠曹翁臻莱七十。清代。陆陇其。自从出门来,不觉七八春。 头发强半白,勉强涉风尘。 羡君秉奇质,豪迈超等伦。 儿孙多英拔,不啻太丘陈。 优游谈诗礼,终日常津津。 门风雍以肃,古道赖未泯。 屈指君甲子,七十今才旬。 七旬何足言,眉寿正无垠。 愧余樗栎姿,幸托在姻亲。 磋磨亦有年,犹然徒苦辛。 常思脱轩组,逍遥当湖滨。 从君问奇字,日啖鲈与莼。 左手握芝兰,右手携凤麟。 各出青箱业,仔细论道真。 箕裘告成就,世风亦返醇。 君应倍欣然,陶陶同大椿。
赠潘子远亭尊人寿。清代。陆陇其。锡山潘远亭,秉志何芬芳。 作吏恒山南,远迩称循良。 一朝赋归来,意气殊洋洋。 益励青云志,精进不可当。 问君何能尔,渊源正孔长。 有亲未白头,寄迹在戎行。 少小耽经史,志在追黄唐。 孝友著族党,才器重圭璋。 偶因感世变,一试黄石方。 挟策上幕府,慷慨当危疆。 转战常岳间,洞庭波不扬。 数奇未封侯,荷戈帝京旁。 兵民相错杂,一一歌平康。 卫霍何足论,直希渭滨姜。 尝闻过庭训,男儿须自强。 文当赞化育,武则务匡襄。 不必计利钝,但祈此心臧。 余闻起竦然,所见何堂堂。 宜吾远亭子,志操如鸾凰。 愧余朴遬材,不能颂琳琅。 幸昔托同舟,得一睹光芒。 捉笔述梗概,聊当进一觞。
赠宗冀州意园并寿。清代。陆陇其。咄咄宗使君,分符来信都。 喜君在众中,慷慨发吁谟。 曰余同舟人,所贵相匡扶。 有善宜竞劝,有过莫面谀。 卓哉君斯语,回与流俗殊。 自从大道隐,人各谋自腴。 吏治日益杂,民生日益劬。 苟能充君言,相应如鼓桴。 皋夔可攀跻,龚黄何有乎。 愿我百君子,人书置坐隅。 同寅而协恭,相率游康衢。 扫除晚近态,直上追唐虞。 借问何能尔,皆君所感孚。 兹德视恒山,千秋永勿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