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 · 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蟾宫曲 · 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特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
扬州的歌舞音乐这样超逸、美妙,正是阵雨掠过平山堂之后,月光照满了西楼。人生有多少好时光,能有几次这样朋友的聚首?三生如醉梦般过去,时间飞逝,六月里阵雨过后就已凉爽如秋。锦瑟声中,佳人频频劝酒,朱帘漫卷歌女又齐声演唱那著名的歌曲——“凉州”。曲终筵散,客人就要离去却还在逗留,高高的树木在夜风中摇曳,长空银河璀璨遥远而长久。

江城歌吹风流:扬州的歌舞、音乐是超逸美妙的。江城,即扬州;歌吹,指歌舞音乐;风流,超逸、美妙。 平山:指平山堂,在扬州西北蜀岗法净寺内。北宋欧阳修为郡守时建,以其南望江南远山正与堂栏杆相平而得名。 年华:时光、年岁。 三生:本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凉州》:凉州曲,指唐天宝(公元742年-公元756年)年间的乐曲,多表现边塞题材,流传极广。 河汉:即银河。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描写了暮夏初秋霁月清风的良宵夜景,笙歌侑酒的盛筵景象,和宾朋故友的殷勤挽留,表现了作者对久别重逢、恍如隔世的惊喜和韶华飞逝,契阔难合的感慨。 据危素《吴文正公年谱》载:卢挚曾于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旧历七月寓扬州,与珊竹玠、贾钧等人请吴澄讲学。又吴澄有《送卢廉使还朝为翰林学士序》,称卢挚“持宪湖南,由湖南复入为翰林学士。”故知此曲作于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旧历六月作者由湖南肃政廉访使北归逗留扬州期间。 此曲首句写良宵美景中与朋友重逢的喜悦之情,“月满西楼”中的“满”字写出了月光皎洁明亮令人神清气爽,表现作者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喜悦之情。“按锦瑟”与首句“江城歌吹风流”相照应。结尾句写相逢不久又要分别而内心惆怅的游客之思。纵观全曲,以景语起,以景语作结,在欢乐明快中又露出淡淡的伤感,显得含蓄有度。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猜你喜欢

春风颠狂卷地起,吹动江城寒劫灰。

江城千家丹碧窟。过眼不复余楼台。

九辀烛龙竟为尔,六尺海鸱安在哉。

平原无人金谷散,惆怅东门归去来。

()

炉烟侵晓渡帘栊,夹道遥连左个风。飞尽桃花何意绪,会言鹦鹉在金笼。

()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

策马秦川道,春光欲半时。暖风迎旆发,甘雨向车随。

宦业唐师度,才名汉不疑。烦君寻旧迹,一慰故人私。

()

急雨来排难,馀蒸顿解严。时蜩鸣露柳,客燕度风帘。

屈指秋无几,安心气自恬。夜凉都不寐,落月莹虚檐。

()

鼎立悬胎鼎,炉安太一炉。但知生药处,便好下工夫。

()

日落寒山剪剪风,一行雁字各西东。

虽然颜面睽千里,料得相思两地同。

()

柳阴古意见灯笼,能变炎凉水面风。花草都随车响寂,林塘乱走月明中。

伴人夜色如相劳,照我年光有不穷。忧乐乘除中岁始,心哀稍喜气犹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