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 初夏

阮郎归 ·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雨後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葉,愈见得红丽如燃。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荷葉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阮郎归:词牌名。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为其初名。词名用刘晨、阮肇故事。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被邀至家。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已十世。二人重返天台访仙女,踪迹已杳。详见《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天台二女》引《神仙记》。曲名本此,韵密而平和,故作凄音。宋人用此调者甚众。双调,四十七字,前後阕各四平韵。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但多仅用其前半阕或後半阕,用作引子;其二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宋丁持正词有「碧桃春昼长」句,名《碧桃春》。李萧远词名《醉桃源》。曹双溪词名《宴桃源》。韩涧泉词有「濯缨一曲可流行」句,名《濯缨曲》。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有词题曰「初夏」。 高柳咽新蝉:傅子立注:「陆士衡诗:『寒蝉鸣高柳。』」刘尚荣按:「句出《文选·卷三十·陆士衡〈拟明月何皎皎〉诗》。」 「薰风初入弦」句:傅子立注:「舜帝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刘尚荣按:「详见《礼记·乐记》并孔仲远疏,又见《史记·卷一·〈五帝纪·帝舜纪〉》,又见《孔子家语·卷八·辨乐篇》。」 水沈:傅子立注:「香以沉水者为绝品。」刘尚荣按:「详见《梁书·卷五十四·〈诸夷列传·海南诸国·林邑国〉》:『林邑国者,本汉日南郡象林县,古越裳之界也。伏波将军马援开汉南境,置此县。……其南界,水步道二百馀里,有西国夷亦称王,马援植两铜柱表汉界处也。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又出玳瑁、贝齿、吉贝、沈木香。……沈木者,土人斫断之,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沈,故名曰「沈香」。次不沈不浮者,曰「?香」也。』。」 「榴花开欲然」句:傅子立注:「梁孝元《榴花》诗:『然灯疑夜火。』杜子美:『山青花欲然。』李太白诗:『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刘尚荣按:「梁孝元诗见《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石榴〉》,又见《文苑英华·卷三百二十六》,『疑』作『宜』。杜句出《绝句二首(其二)》,《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五》。李句出《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见《李太白诗集·卷十三》,『然』一作『燃』。」 「琼珠碎却圆」句:傅子立注:「杜子美:『棹拂荷珠碎却圆。』」刘尚荣按:「句出《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中有脱字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审前湖》,《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三》。」却,茅维《苏集》本原校:「一作『又』。」毛本据之改「又」。

此词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阕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阕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清丽欢快的情调,显得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全词以描写手法为主,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砚湿舂锄雨,垆腥郭索泥。

()

心明始信元无佛,气住何曾别有仙。

领取三山安乐法,蒲团纸帐过年年。

()

从汉仙峰一柱清,晴春登览四山明。

祥云昼护神光现,瑞月宵临法乐鸣。

华子冈头灵运赋,七星杉下蔡经盟。

慨思今古无穷事,那得逍遥自在情。

()

深秋荷败柳枯时,霜蟹香枨副所思。

月要人窥娇不上,风知我醉放多吹。

()

老倦逢迎揖客稀,上人乃肯顾柴扉。

愧无林下茶瓜待,忽有空中杖锡飞。

师瘦能吟无本句,吾穷难赠大颠衣。

此行不枉观南海,探得珊瑚满载归。

()

晴光又值小春天,儿女嬉随度野田。香稻可人时有赖,红尘隔我利无牵。

平冈暂为寻幽历,细草聊因养病眠。随处会心皆妙境,乾坤生意总悠然。

()

万树千门桂树开,閒携玉斧上瑶台。纵教修得团圞月,无奈天倾地陷来。

()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