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

论书
太宗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朕少时为公子,频遭敌阵,义旗之始,乃平寇乱。执金鼓必有指挥,观其阵即知强弱。以吾弱对其强,以吾强对其弱,敌犯吾弱,追奔不逾百数十步,吾击其弱,必突过其阵,自背而返击之,无不大溃。多用此致胜,朕思得其理深也。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
唐太宗曾对朝臣说:“书法属于小道,不是什么急迫的要务。只要时常留心,比白白的空度时日好。凡是一种技道,没有学不会的。问题在于松懈懒散、不能专心一志。我在少年时代,屡次与敌军对阵,自从举起义旗后,遇到寇乱,先后评定。在与敌人对阵时,双方都有掌握击金鸣鼓的指挥,看一看敌人的阵营,就知道他的强弱。如果我方弱于敌方,可以用我方的优势兵力攻击敌方的薄弱处;敌方进攻我方薄弱处时,追击不超过百十步;反之,我方攻击敌方薄弱处时,必定要突破他的阵营,从背后打击敌人,这样,无不把打得大败。每次都用这种方法克敌制胜,原因就在于我作了深思,对其中的道理了解得很透彻。现在我临摹古人的书法,从不去学它的表面形态,只是从它力感刚性的体质结构上去探求,而表面形态自然而然就具备了。凡是我要做的事,都在事先想好如何去做,所以取得成功。”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猜你喜欢

文旆向神京,衣冠饯梵亭。酒怀天共阔,吟兴水同清。

欲别难为别,分行未忍行。江深不见底,端的似离情。

()

含香餐白露,带醉眠芳草。时傍莺燕飞,不共秋花老。

()

金寺西郊外,一来烦恼摅。凡逢似仙境,鲜不属僧居。

岸绿见翘鹭,溪清无隐鱼。残阳已周览,欲去几踌躇。

()

偃息林皋与世违,兴来长啸不妨痴。素怀欲辟留侯谷,僻性耽茹角里芝。

漫谓五湖真乐事,须誇三径足幽栖。时人何用讯名氏,久矣迂疏不自知。

()

遗簪凋玳瑁,赠绮织鸳鸯。未若华滋树,交枝荡子房。

别前秋已落,别后春更芳。所思不可寄,唯怜盈袖香。

()

嘘呵肌理泉润,拊摩德性玉温。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

()

三年过了又三年,阅遍华岩满五千。

功德完满珍重去,何劳使者上高田。

()

项王拔剑起,叱咤天为阴。平生万人敌,虞兮泪沾襟。

我才鱼上竹,君学猿援林。叹息无与言,萧骚雪盈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