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师表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姦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 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一作“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先,尊称死去的人。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天下的大业。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今:现在。 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益州:汉代行政区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陕西省一带。这里指蜀汉。 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 益州疲弊:指蜀汉的处境艰难;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句:指关键时期,一般多指不好的。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时候。 然:然而。 侍:侍奉。 卫:护卫。 懈:松懈、懈怠。 于:在。 内:皇宫中。 忘身:舍身忘死、奋不顾身。 盖:原来。 追:追念。 殊遇:优待、厚遇。 诚:的确、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 光:发扬光大,用作动词。 遗德:留下的美德。 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恢,大;弘,大、宽。 气:志气。 妄自菲薄:过于看轻自己。妄,过分;菲薄,小看、轻视。 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喻,比如;义,适宜、恰当。 以:以致(与以伤先帝之明的以用法相同:以致); 塞:阻塞。 谏:劝谏。 宫:指皇宫。 府:指丞相府。 俱:通「具」,全、都。 陟(zhì):提升、奖励。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科条、法令。 及:以及。 为:做。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吏。 刑:罚。 昭:显示、表明。 平:公平。 明:严明。 理:治理。 偏私:偏袒、有私心。 内外异法:内宫和外府刑赏之法不同。内外,指内宫和外府;异法,刑赏之法不同。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选择;一说通「拣」,挑选。 拔:选拔。 遗(wè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跟他们商量。悉,全部;咨,询问、商议、征求意见;之,指郭攸之等人。 必能裨(bì)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裨,补;阙,通「缺」,缺点、疏漏。 有所广益:有所启发和帮助;广益,增益;益,好处。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善良品德端正;淑,善;均,平。 晓畅:精通。 试用:任用。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禁卫军统帅)。 营:军营、军队。 行(háng)阵:指部队。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小人:晚辈,下人,这里指宦官。 倾颓:倾覆衰败。 痛恨:痛惜、遗憾 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能够以死报国。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 耕:耕种。 南阳:当时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城西一带。 苟:苟且。 全:保全。 闻达:显达扬名、扬名显贵。 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微;鄙,地处偏远。与今义不同。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枉驾屈就。 顾:探望。 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许:答应。 驱驰:奔走效劳。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临近。 夙夜忧叹:早晚忧虑叹息。 泸:水名,即如今的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木,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庄稼、苗。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奖赏率领。 庶:希望。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所以,用来……的是 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托,托付、交付;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告:告慰、告祭。 兴德之言:发扬陛下恩德的忠言。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咎,过失,罪。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良策。诹,询问、咨询。 察纳:识别采纳。察,明察;雅言,正确的言论、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刻追念。 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零:一作「涕泣」,眼泪。 零:落下。 不知所言:不知道再该说些什么。

此文出自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猜你喜欢

老去如秋树,迎寒叶自飘。每逢乡信至,便有故人凋。

约几同游屐,欢犹梦昨宵。还家访东海,谁共听春潮?

()

佛回山高几何许,上山下山汗如雨。徐驱屈曲沿山隈,白云绕山凝不飞。

水田高低梯齿密,峰峦夹峙连重壁。秀禾蔓蔓铺井疆,有花点点如粘霜。

田头蜗室土为垒,三三两两依山住。我来自笑居无庐,斩茅作蓬不可居。

雨馀渗湿班荆坐,四壁菅萑任风过。谷空涧悄夜光寒,六月犹怯重衾单。

野禽啾啾叫林树,欲栖不栖如怨慕。嗟彼羽族非有情,亦因何事鸣不平。

昔日阆风真梦幻,今日荒凉不须叹。不见棠阴憩息人,曾无堂构堪容身。

身劳但愿民生逸,手足胼胝何足惜。也知吏事非清流,只恐自爱增民忧。

虚浮祸晋数百载,一推万事成隳败。我思效绩惭驽庸,十驾或可追骐踪。

况彼山泉有佳胜,遍观适足供吟咏。出游有名民不惊,不似放浪为虚行。

长江西来接天渺,溪深远通江月晓。何当挽此万壑津,为吾一洗胸中尘。

()

缺月东升夜欲阑,水天空阔浩漫漫。浪鸣柁尾舟行疾,风饱帆腰客意宽。

一点君山破雾出,半边湘岸倚篷看。莫云备历关山险,未必江湖枕席安。

()

京师敢方泄边机,北耗传讹果是非。

不见红旗加露布,颇传黄屋尚宵衣。

南风不竞师将老,春水方生虏必归。

何日灵台真偃伯,更无一点战尘飞。

()

词场同际遇,郡政接循良。珠玉篇章妙,芝兰气味长。

褒言如衮绣,雅意戒鹈梁。老格松千尺,清文水一塘。

赓酬停笔久,降叹举幡忙。当宁神兼武,开边洮与湟。

再叨藩寄重,难报主恩滂。忧职思承教,何由到讼棠。

()

戒食有章,卒食惟序。庭鸣金奏,凯收笾莒。客出以雍,撤以振羽。

离磬乃作,和钟备举。济济威仪,喤喤簨虡。

()

旱风屯夜云,夜热如病酒。展转鸡三号,倏忽秋历九。

茸裘覆掩骭,蔽絮传露肘。独行易伤怀,卫生敢不厚。

朝暾炀林木,热属又奔走。农氓土作龙,神觋水洒柳。

吁祷日以虔,甘霖竟何有。燕齐恃二麦,晓夕望南亩。

极目牛尾稀,伤心飞蓬首。茅檐烟渐出,啼泣遍黄口。

一市聊米盐,连村各携负。阴阳燮上相,干溢轸元后。

年年振官仓,渺不计生斗。救荒无善策,备急要经久。

太息桑林情,因风咏星罶。

()

茅屋秋来破不胜,野云沙树自层层。

老夫生理今抛废,日日江潭去采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