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诗二章(其一)

悲愤诗二章(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彊。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掌拒。
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念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歔欷,行路亦鸣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彊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
《悲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自传体骚体诗,东汉文学家蔡琰所作。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这诗开头四十句叙遭祸被虏的原由和被虏入关途中的苦楚。次四十句叙在南匈奴的生活和听到被赎消息悲喜交集以及和“胡子”分别时的惨痛。最后二十八句叙归途和到家后所见所感。

蔡琰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剪取吴淞,期荡尽、虾鱼踪迹。谁不道、饥餐渴饮,精忠无斁。

千万斯年亡国恨,一千四百横戈日。莫伤怀、行戍未归休,风云急。

大小战,铁军力。江海意,张公惜。只传杯马上,笑谈今夕。

一片图存乾净土,三年制泪潇湘客。叹书生、橐笔兀无聊,看山色。

()

夏口风帆赤壁矶,雪堂酾酒竹楼棋。

系舟一日黄州下,只办登临不办诗。

()

王蒙谢尚不堪论,庾翼桓温亦浪言。

两晋士风真可笑,尽将管葛许深源。

()

谫谫群情便,峣峣俗眼惊。此身无利钝,于国要忠诚。

得力平生学,求仁死后名。登门非雅素,持论略公平。

()

秋江潋滟开明镜,湘女窥帘晓妆靓。遗佩飘香散作花,一枝艳质临江映。

江水盈盈未易求,相思空望夕阳楼。西风一夜生南浦,零落红衣入暮愁。

()

心花落艳。似寂寞、枯禅退院。便吟出、晓风残月,那是兰陵真面。

只钧天、一梦消魂,颜凭泪洗肠轮转。叹雨絮前缘,霜兰现业,负尽三生恩眷。

却是诗因墨果,休猜做、世间情恋。况天荒地老,名闻影隔,东风不认楼中燕。

秋坟露溅。倘知音怜我,客嘲肯制招魂换。装之玳瑁,留抵返生香片。

()

淡日轻风细雨馀,阴阴溪柳映溪蒲。清流平岸舟行疾,野鸟时闻声自呼。

()

{左禾右它}侯世世袭蝉冠,庾氏人人筑将坛。

但见门中俱贵盛,谁怜陛下最孤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