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梧桐覆金井,镜水澄秋碧。商飙忽来过,一叶凉萧索。

落叶尚号蝉,芳山复鸣鵙。夕露生我衣,天河夜深白。

惆怅思远人,沧洲坐来隔。

()

雨洗高梧爽气浮,鸣蝉相唤作新秋。翻空白鸟一行去,目送冈峦欲尽头。

()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

才出衡门马首东,一山高处路腰通。云封青冢千年主,雨净黄冠数亩宫。

有玉可辉幽宅夜,无金难买墓田丰。哀怀耿耿浑无际,圣主追恩俟大同。

()

椒壁轻寒转晓晖,珠帘不动暖风微。

可怜春色来依旧,惟有余香散不归。

()

香团娇小。拍拍春铄和。一树铅华春事了。消甚珠围翠绕。生经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说与东风知道,杏花不看开时。

()

珍藏正献草书诗,传诫云来示永贻。几夜风涛偃松柏,半天雷雨起蛟螭。

临池学苦应同妙,舞剑功如未是奇。刊石岂徒为世玩,更思清节可师之。

()

十年无日不天涯,回首春风怅远离。红袖独怜卿任侠,青山自笑我探奇。

三秋鸿雁音书杳,千里星霜鬓发知。江蟹欲肥归计决,好储新酒扫东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