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从义参军自京师还言中书危参政见问且讶无书因述诗寄谢

谢从义参军自京师还言中书危参政见问且讶无书因述诗寄谢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

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

辱陪五更佐三老,劝讲《六经》陈二南。御史不容丞相忌,司隶侧目宫臣谗。

脱身党籍走吴楚,托迹丘园求孔聃。孰令展禽三见黜,自分嵇康七不堪。

平生不解带刀剑,晚岁强使閒韬钤。髀销怕骑将军马,面皱羞著从事衫。

折冲师旅非夙习,奔走戎行真可惭。危言重畏速官谤,微禄不逮供亲甘。

慰情屡抱鞶丝女,与国未办添丁男。胡为长年在道路,席不暇煖突不黔。

几回乞身向藩省,未许曝背归茅檐。终当投覈谢僚友,径去结屋依山岚。

鄙夫出处盖如此,为报先生聊口占。先生事业则异是,论道经邦民具瞻。

早令四海偃兵甲,尽遣百姓趋农蚕。时和岁丰我所愿,功成身退公当谙。

他年若访赤松子,一笑相逢掀紫髯。

()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猜你喜欢

载酒蓬扉下,烽尘正此时。将军勤破敌,野客废谈诗。

久坐丛花烂,狂歌白氎欹。边尘犹未静,吾敢道归期。

()

万里征帆渡越江,兹游奇观世无双。海中蓬岛金银阙,天上玉堂云雾窗。

吾道政须求柱石,诗坛从此避旌幢。青林白谷归休地,怀抱因君得暂降。

()

御盖忽上澶州城,嵩呼动地声雷鸣。孤注一掷得全采,莱公手眼原分明。

不尔六飞走楚蜀,岂待高宗弃雨京。功高谤速易媒糵,好刚使气微骄矜。

瘿相何尝是裴度,文皇早已知魏徵。建储三言决大计,宰相进贤不用例。

大节无惭社稷臣,廷辩翻输雀鼠智。张咏临歧教读书,魏野修笺劝避位。

天书但解献朱能,犊车讵料藏丁谓。蒸羊远饷拂须儿,闭门纵博如当时。

蜡泪成堆醒大梦,犀带束腰知死期。欲拜华州相公墓,请读皇祐旌功碑。

()

分外僧家好,如今更住山。都无城市闹,只有水云閒。

打供随缘后,罢参开净间。纷纷底荣宦,何事复相关。

()

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

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

桃根桃叶斗春葩,《水调》河传穆护砂。

无限江南新乐府,君王独赏《后庭花》。

()

飘零何足怪,丧乱故应宜。

炙手宁为盛,张罗未必衰。

篇章怀杜牧,游说鄙袁丝。

钟鼎山林事,胸中自有期。

()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

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

帕女汲泉归,墟童荷锄去。苗俗古难驯,时平亦有务。

丹砂白凿间,我辙当少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