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春情

卜算子·春情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

()

译文

春水清澈透明见底,花含苞欲放,枝条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楼尽目远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楼中?

我想象着伊人在熏风和煦之时,乘一叶精美的凫舟,荡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与涟涟绿水相融;多么渴望在春风吹拂中与佳人在柳下做双陆游戏,那该多么惬意呀!假如把东风请来,把自己深深恋情洗涤得更清纯,使它比酒还醇香,比酒更浓酽。

注释

透:春水清澈见底。

瘦:早春花枝嫩条、含苞欲放的倩姿。

极目:尽目远望。烟中:烟雾缭绕之中。百尺楼:意中人所居的闺楼。

四和:一种香名,叫四和香。金凫:指鸭子形的铜香炉。

双陆: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相传是三国时曹植所制。最初只有两只毂子,到了唐末。加到六只,叫做叶子戏。在中国已经失传。流传到日本后,称飞双陆,现尚存。

拟:假如。倩:请。浣:洗涤,此指消除的意思。

卜算子·春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春季,春寒料峭之际,词人独坐。眼见春水通透,春意浓浓,百花欲放,不禁触景生情,想象自己与伊人共赏春色的美好情景词意大发而作。

  此词南宋·秦湛仅存的一首词,词题“春情”,全篇写春日对所恋之人的拳拳思慕之情。

  上片起首二句,以工整的一联点季节、写环境。“春透水波明”,以水写春,是说春水已透,水波澄澈如镜。透者,足也。“寒峭花枝瘦”,是说春寒犹在,所见之花有未开者,正是乍暖还寒时候。以“瘦’字形容含苞待放的花枝,真是恰到好处。《雪浪斋日记》云:“山谷小词‘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极为学者所称赏。秦湛尝有小词云‘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盖法山谷也。”山谷词这三句曾被认为“蛸健亦非秦(观)所能作”(《词林纪事》卷五引陈师道语)。秦湛此处学山谷,是也可称得上“峭健”二字的。春光骆荡,水波澄澈,给人以心胸畅快的感觉;而春寒料峭,花枝傲然挺立,亦给人以瘦骨凌霜的印象。所有这些,都流露出峭健的气韵。

  如果说起首用的是比兴手法,那么“花枝瘦”三字非但是客观地摹写自然景物,而且也是触景生情,兴起词人对所眷恋者的思念。因此到了三、四两句渺渺茫茫,甚至有些捉摸不定。也许这瘦小的花枝幻化为他那恋人的倩影,于是他不自觉地极目天涯,想看到恋人曾经居住过的那座高楼。“天涯”,极言甚远;“百尺”,极言甚高;四字虽很通俗,却展示了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人在楼中否”一句,点明所想者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从语气上看,他们相别已很久,别后也未通音信,因此彼此的情况都不了解。只一句自言自语的问话,便表达了他对所恋者无限深厚的情意。

  上片歇拍仅仅提到他所思念的那个人,她的形象,她的行动,都来不及写。过片二句便紧承前意,描写昔日楼中相聚的情景。“四和”,香名,亦称四合香。“金凫”,即金鸭,指鸭子形的铜香炉。“双陆”,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相传是三国时曹植所制。本置骰于两只,到了唐末,加到六只,谓之叶子戏。其法中国已失传,流传至日本,称飞双陆,现尚存。词人回忆当年楼中,四和香的烟缕从鸭子形的铜香炉中缓缓升起,袅袅不绝。他和那个女子正在作双陆这种博戏,女子玩弄双陆的纤纤玉手,使他历久难忘。往日的甜蜜生活,女子的形象特征,同人只是在感情的抒发中顺带说出,自然而又妥贴,这比作专门交代要高明得多。

  末二句则在怀人的基础上集中笔力抒发急欲排遣、愈益浓重的愁情,并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东风”者,春风也。首二句云春透波明,云寒峭花瘦,都是春风中景象。由此可见,词人本有满腹怀人之愁情,故欲出来潜赏春加以排遣,始见大好春光,胸襟为之一快;继而见花思人,复又陷入更为痛苦的离情之中。“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子酒”,化景语为情语,设想奇警,把词人当时矛盾心情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浣者,浣也、涤也。衣裳沾有污垢,可以洗涤,心灵染有愁情.也说可洗,此喻绝妙;而借以洗愁者,不是水而是风,此喻亦绝妙;院而愁未去,反而更浓,其浓又恰浓于醇酒,此喻更加恰当二有特色。

  小词自花间以至宋初,都偏于柔媚香艳;即使到了秦观,也未脱尽绮靡凄婉的格调。秦湛不学花间,叵而从风格峭健的黄山谷那里继承气脉。这说明宋词发展到他那个时代,已经产生较大的变化。此词虽属于婉约一路,然已注人刚健峭拔的因素了。

秦湛

秦湛,生卒年不详,字处度,号济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邮(今属江苏)人,秦观之子。官宣教郎。绍兴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少好学,善画山水。词存《卜算子》一首,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猜你喜欢

风月三生石上词,回圈人识顾家儿。年来又隐朱题字,名姓亲教胪唱知。

()

山中深结屋,山上并栽松。自有冰霜意,全无尘土容。

晓风香九里,夜月翠千峰。切勿污秦爵,山林有素封。

()

秋深严候早,百卉望霜零。挺此东篱花,灿灿抽芳荣。

气为淩寒健,香以饮露清。开尊酬嘉宾,采采此日情。

金光炫琥珀,芳馥沁心灵。昔闻甘谷水,饮者体能轻。

亦有朱孺子,服之乘云升。幽香自吾媚,岂必慕长生。

聊学楚骚人,日夕餐其英。时念柴桑下,悠然处士情。

()

言是商山老,尘心莫问年。白髯垂策短,乌帽据梧偏。

酒熟飞巴雨,丹成见海田。疏云披远水,景动石床前。

()

墨章银质雪肤肌,乍见分明忽复疑。物色旧传乡土重,气机应与地灵移。

苞间霜橘如相待,水底丝莼或未知。莫怪尊前倍惆怅,病来方有季鹰思。

()

客里何曾得展眉,遇逢一笑莫相违。

酒浓烛暗真宜醉,风色萧萧愁欲归。

()

行旅惊芳时,时芳惊旅思。崇林条肄秀,晴霭惠风吹。

绰约繁英乱,丰茸稚颖垂。和鸣群野鸟,飞翔清川湄。

蕙气散华薄,春日暖江蓠。夭桃艳颜色,弱柳扬蛾眉。

怀哉千万里,岁与陌尘追。睹景泪盈睫,聆音酸心脾。

清音形缥缈,魂梦结幽期。

()

晴天好驴稳如坐,鹅眼黄边只十个。

今朝百个不教骑,早起怀人午将过。

此时观中杨道人,三四黄冠拥火盆。

东边殿阁高无数,笑指瑶池白玉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