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经炀帝行宫。唐代。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这里曾经是御驾亲临的地方,而今一片萧然。浮云流水之间,一代王朝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美人们香消玉殒,她们将自己的满腹怨恨化为芳草,随东风生长蔓延。
如今这行宫已是断垣残壁,满目疮痍,凄凄芳草在无言地诉说着炀帝当年的荒淫残忍。夕阳西下,水面上烟波浩渺,满眼凄迷,行宫前那几棵残存的柳树已失去了往日的风姿,枯枝败叶在风中萧索地摇曳。
我正陷于行宫兴废的沉思之中,微风吹来,明月当空,古渡上响起了悠扬的渔歌声。
炀帝:即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代皇帝。
翠辇:皇帝的车驾。辇:原是车名,秦汉后特指皇帝坐的车。
香销:指美女之死。
空:空有,无人欣赏。露叶:露珠泛光之叶。
浩:广远,宏大。据载,隋炀帝喜欢柳树,曾经在行宫外的大堤上种了成排的杨柳,春风吹拂,杨柳婀娜多姿,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
行人:远行之人,指诗人自己。广陵:指今扬州,隋炀帝曾三次来此游玩,此处代指行宫。
诗借咏隋炀帝行宫,讽谕时政。首联“此地”,即指炀帝行宫。炀帝于此玩美女、杀无辜,极尽荒淫残暴之能事。但曾几何时,一个广袤四海的美好江山,便付诸东流了。开篇以反诘句陡峭而起:人言“浮云流水”转眼而逝,但不能赶上隋炀帝败亡的速度。这“竟如何”三字,尽情地嘲弄了这个昏君的迅速亡国。这种寓严肃于调侃的笔法,最为警策。
颔联转入对炀帝罪行的控诉:此联之妙,在于实景寓意。以实景论,它是写行宫的破落、荒凉,宫内早已空无一人。从这情景中也清楚地看到了炀帝的荒淫残暴。“香销”,香销玉殒,蛾眉亡身;而且已是“南国美人尽”。为了满足一己的淫欲,搜罗尽了而且也毁灭尽了南国的美女,真是罪恶滔天。“怨入”承上句,主要写“美人”之怨。美人香销,其怨随东风入而化为芳草;芳草无涯,人怨无边。这就把抽象的感情写成了具体而真实可感的形象。如为一般郊野旅游,“东风芳草”自然不失为令人心旷神怡之景;但此处为炀帝行宫,这断瓦颓墙,芳草萋萋,却是典型的伤痍之景;这萋萋的芳草,犹含美人怨魂的幽泣。“多”字更令人毛骨悚然。
颈联写出宫所见。炀帝喜柳,当年行宫之前,隋堤之上,自是处处垂柳掩映。而此时是“空”,空有,无人欣赏;“露叶”,露珠泛光之叶。上句以残柳“点缀”行宫,自见历史对其暴政的嘲弄;“露叶”冠以“空”字,自见诗人慨叹之情。下句,烟波浩浩,川水渺渺,空余堤柳,龙舟不在。且各冠以“残柳”和“夕阳”,给晚照之景笼上一层凄凉黯淡的色彩。这里虽无一讥讽语,却得思与景偕、物与神游之妙。
尾联回应诗题,却不是直吐胸中块垒。《乐府指迷》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语结情最好。”这“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就是“以景语结情”。它既切合咏“炀帝行宫”之意,又扣紧讽晚唐当世之旨。“行人”,作者自指,诗人游罢行宫,自然地想起这些广陵(即扬州)旧事──由于炀帝的荒淫残暴,激化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末次南游,酿成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不久隋朝即告灭亡。但诗之妙,却在于作者写得含而不露,只写诗人“遥起广陵思”的情怀;所思内容,却留待读者去想象,去咀嚼。只见诗人沉思之际,在这古渡明月之下,又传来了琅琅渔歌。作者亦不明言棹歌的内容是什么。但联系诗人“喜谈今古”、“深怨唐室”的身世,自然地使人想到屈原《渔父》中的名句:“举世皆浊兮我独清,众人皆醉兮我独醒!”“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古贤和隐者的唱答,也正是诗人此刻的心声;从而将咏古和讽今融为一体,以景语完成了诗的题旨。
此诗之可贵,在于诗人咏古别具一格,写得清新自然,娓娓动听,挹之而源不尽,咀之而味无穷。全诗共八句,句句是即景,句句含深意;景真、情长、意远,构成了此诗特有的空灵浪漫风格。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处士庭前续旧欢,数枝开遍共团圞。瓣当白雪偏能见,名托浮山亦耐寒。
金色头陀花底笑,黄衣舞女梦中看。胡雏何处吹横笛,拥毳踌躇到夜阑。
同澹心咏介子庭中蜡梅。明代。释函可。 处士庭前续旧欢,数枝开遍共团圞。瓣当白雪偏能见,名托浮山亦耐寒。金色头陀花底笑,黄衣舞女梦中看。胡雏何处吹横笛,拥毳踌躇到夜阑。
雨脚才能驻,风头倏又高。
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
斗食尘埃愧,束书灯火劳。
丁丁几樵斧。泛泛一渔舠。
雨脚。宋代。赵蕃。 雨脚才能驻,风头倏又高。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斗食尘埃愧,束书灯火劳。丁丁几樵斧。泛泛一渔舠。
不刻时阴阳交并。古盆一声号令。九宫八卦,排列下拿龙阵。
领金乌左右军。夺乾坤始媾精。三回九转,交战在西南境。
得胜回朝也,河车不曾暂停。辛勤。曲枕昼夜行。专精。
铁打方梁磨绣针。
山坡羊 其二。宋代。葛长庚。 不刻时阴阳交并。古盆一声号令。九宫八卦,排列下拿龙阵。领金乌左右军。夺乾坤始媾精。三回九转,交战在西南境。得胜回朝也,河车不曾暂停。辛勤。曲枕昼夜行。专精。铁打方梁磨绣针。
歌钟列。公堂盛会酬佳节。酬佳节。皇恩宣布,早梅争发。
舞场椎鼓催回雪。金壶镟酒琼酥热。琼酥热。今朝不饮,几时欢悦。
忆秦娥(至节赴郡会,赦到)。宋代。朱敦儒。 歌钟列。公堂盛会酬佳节。酬佳节。皇恩宣布,早梅争发。舞场椎鼓催回雪。金壶镟酒琼酥热。琼酥热。今朝不饮,几时欢悦。
芳径转幽僻,孤亭净俗氛。檐花风静落,人语竹深闻。
滩响疑来雨,松阴欲下云。渊明曾试仕,野性卒离群。
归自长城驿经刘园小憩。清代。戴亨。 芳径转幽僻,孤亭净俗氛。檐花风静落,人语竹深闻。滩响疑来雨,松阴欲下云。渊明曾试仕,野性卒离群。
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
奔蛇走虺势入坐,骤雨旋风声满堂。《赠怀素》。
见《颜真卿集》
句。唐代。张谓。 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奔蛇走虺势入坐,骤雨旋风声满堂。《赠怀素》。见《颜真卿集》
老去如秋树,迎寒叶自飘。每逢乡信至,便有故人凋。
约几同游屐,欢犹梦昨宵。还家访东海,谁共听春潮?
闻王仲则殁。清代。李宪噩。 老去如秋树,迎寒叶自飘。每逢乡信至,便有故人凋。约几同游屐,欢犹梦昨宵。还家访东海,谁共听春潮?
佛回山高几何许,上山下山汗如雨。徐驱屈曲沿山隈,白云绕山凝不飞。
水田高低梯齿密,峰峦夹峙连重壁。秀禾蔓蔓铺井疆,有花点点如粘霜。
田头蜗室土为垒,三三两两依山住。我来自笑居无庐,斩茅作蓬不可居。
雨馀渗湿班荆坐,四壁菅萑任风过。谷空涧悄夜光寒,六月犹怯重衾单。
野禽啾啾叫林树,欲栖不栖如怨慕。嗟彼羽族非有情,亦因何事鸣不平。
昔日阆风真梦幻,今日荒凉不须叹。不见棠阴憩息人,曾无堂构堪容身。
身劳但愿民生逸,手足胼胝何足惜。也知吏事非清流,只恐自爱增民忧。
虚浮祸晋数百载,一推万事成隳败。我思效绩惭驽庸,十驾或可追骐踪。
况彼山泉有佳胜,遍观适足供吟咏。出游有名民不惊,不似放浪为虚行。
长江西来接天渺,溪深远通江月晓。何当挽此万壑津,为吾一洗胸中尘。
佛回山在泾县西百三十里经蓝山桃花潭皆李白所游也辛未夏予覈田过此。明代。钟芳。 佛回山高几何许,上山下山汗如雨。徐驱屈曲沿山隈,白云绕山凝不飞。水田高低梯齿密,峰峦夹峙连重壁。秀禾蔓蔓铺井疆,有花点点如粘霜。田头蜗室土为垒,三三两两依山住。我来自笑居无庐,斩茅作蓬不可居。雨馀渗湿班荆坐,四壁菅萑任风过。谷空涧悄夜光寒,六月犹怯重衾单。野禽啾啾叫林树,欲栖不栖如怨慕。嗟彼羽族非有情,亦因何事鸣不平。昔日阆风真梦幻,今日荒凉不须叹。不见棠阴憩息人,曾无堂构堪容身。身劳但愿民生逸,手足胼胝何足惜。也知吏事非清流,只恐自爱增民忧。虚浮祸晋数百载,一推万事成隳败。我思效绩惭驽庸,十驾或可追骐踪。况彼山泉有佳胜,遍观适足供吟咏。出游有名民不惊,不似放浪为虚行。长江西来接天渺,溪深远通江月晓。何当挽此万壑津,为吾一洗胸中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