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秋冬之际,诗人被政敌所构陷,削职为民,逐出京都。他由水路南行,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这首诗是其旅途中泊舟淮上的犊头镇时所作。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秋风泛瑶棹,爱此佳山川。九曲溯流月,数峰标暝烟。
开辟自天地,飞升有真仙。石上蜕金骨,云中鸣夜弦。
伊余探古迹,得复穷幽玄。閒招木客饮,醉向天坛眠。
不见紫阳翁,徒歌白云篇。余怀在渔钓,即此应忘筌。
游武夷九曲。明代。林鸿。 秋风泛瑶棹,爱此佳山川。九曲溯流月,数峰标暝烟。开辟自天地,飞升有真仙。石上蜕金骨,云中鸣夜弦。伊余探古迹,得复穷幽玄。閒招木客饮,醉向天坛眠。不见紫阳翁,徒歌白云篇。余怀在渔钓,即此应忘筌。
圆盆为池底,方石为池铉。贮水无多子,涵光亦有焉。
影随庭下树,云度镜中天。好似人心静,森然万象全。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九 盆池。明代。薛瑄。 圆盆为池底,方石为池铉。贮水无多子,涵光亦有焉。影随庭下树,云度镜中天。好似人心静,森然万象全。
猛士悲歌起大风,酒徒连夜入新丰。闻诗东阁虚陪鲤,奏伎长杨较射熊。
前席少年方哭汉,后车元老待和戎。谁怜虎帐横经客,差戴儒冠误乃公。
留别何夫子。明代。邝露。 猛士悲歌起大风,酒徒连夜入新丰。闻诗东阁虚陪鲤,奏伎长杨较射熊。前席少年方哭汉,后车元老待和戎。谁怜虎帐横经客,差戴儒冠误乃公。
驹隙难将岁序留,相看霜鬓各盈头。益公为待明农日,重约诚斋共唱酬。
八赤舟中东芗林 其四。唐代。全祖望。 驹隙难将岁序留,相看霜鬓各盈头。益公为待明农日,重约诚斋共唱酬。
有花有酒有笙歌,其奈难逢亲故何。
近海饶风春足雨,白须太守闷时多。
平阳音乐随都尉,留滞三年在浙东。
吴越声邪无法用,莫教偷入管弦中。
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
海味腥咸损声气,听看犹得断肠无。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唐代。白居易。 有花有酒有笙歌,其奈难逢亲故何。近海饶风春足雨,白须太守闷时多。平阳音乐随都尉,留滞三年在浙东。吴越声邪无法用,莫教偷入管弦中。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海味腥咸损声气,听看犹得断肠无。
吴鸡鸣隔山,江月半在水。
啮啮出岸潮,霅霅入蒲苇。
解{左纟右乍}泛明镜,接天知几里。
我家今不遥,正住句溪尾。
早发。宋代。梅尧臣。 吴鸡鸣隔山,江月半在水。啮啮出岸潮,霅霅入蒲苇。解{左纟右乍}泛明镜,接天知几里。我家今不遥,正住句溪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