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别业

苏氏别业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

译文

别墅地处在幽独闲静的僻壤,到这儿你把隐居的生活想往。

当着窗扉能看到南山的远影,粼粼泮水掩映着园林的风光。

经冬的残雪仍覆盖在竹梢上,太阳未落山庭院已昏暗无光。

寂寥的幽境仿佛是世外桃源,闲听春鸟声能慰藉你的愁肠。

注释

别业:别墅。

到来:来到,来临。隐心:隐居之意。

南山: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户牖(yǒu):门和窗。此指窗户。

沣(fēng)水:水名,发源于秦岭,经户县、西安入渭水。

屋:一作“竹”。

未夕:还未到黄昏。阴:天色昏暗。

人境:尘世;人所居止的地方。

春禽:春鸟。

苏氏别业 创作背景

  祖咏喜欢幽静,性情高雅,洒脱超俗,向往心灵的宁静。他一到清幽的别业,就感到自己仿佛超脱凡尘,烦恼、杂念全部消失,非常舒心惬意,于是写下此诗。

(屋一作:竹)

  这首诗题写友人苏氏别业园林的寂静、景物的清幽,并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身心两忘,万念俱寂,油然而生归隐之心。

  首联两句概述苏氏别业的清幽宁静,先点明别墅坐落在深山幽僻之处,再抒写自己一到别墅就产生了隐逸之情。叙事干净利落,开篇即点明主旨。以下,就从各个角度写景抒情,具体阐述这个“临幽欲隐”的主题。

  中间四句写景极美妙。高峻辽阔的终南山,充当了这座别墅的门窗。住在这所别墅的人,推开门窗就能尽览奇秀的山色。而那一道从终南山流出来的沣水,它的粼粼碧波映照着别墅的园林。由此别墅主人自然又可以经常观赏青山、园林的秀丽倒影了。这两句描写别墅环境的幽美,依山傍水,境界开阔。巧妙之处是采用借景的手法,借窗户绘南山,借园林写沣水,在小景、近景中蕴藏着大景、远景,这就是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的“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竹覆”、“庭昏”二句从远景转入近景,描写别墅园庭。诗人惊异地看到:遮掩着别墅的竹林,还覆盖着经久不化的白雪;尽管还没有到傍晚,庭院就已笼罩在浓重的昏暗之中。这两句诗,用字非常精炼。“经冬”,表明了这时已是春天;“未夕”,说明这是白昼。“覆”字表现积雪很厚。在春天里,还有那么厚的积雪覆盖着竹林;在大白天里,庭院居然如此幽暗。这景色多么新奇呵,可见别墅所处地势很高,而且周围一定有山崖和郁茂的林木遮挡了阳光,因此特别清冷和幽暗。

  颔联既写了近景,又写了远景,景物之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颈联描写别墅园庭,竹林上覆盖着积雪,白天的庭院却显得幽暗,以此烘托出苏氏别业环境的清幽。这两联以新奇的笔法和语言,写出了奇特的深山幽景。前人对这四句诗评价很高。这四句诗的确写出了新鲜的、不同寻常的深山幽景。“庭昏未夕阴”一句,是自晋宋诗人颜延年《赠王太常诗》中的“庭昏见野阴”一句化出,但二语所写景色侧重点不同。颜诗是从“庭昏”显出旷野之阴;祖诗只写“庭昏”,却以“未夕阴”来烘衬。

  尾联两句总括全诗。“寥寥人境外”,写诗人的感受。置身在这清幽的深山别墅之中,他感到自己仿佛已脱离了尘世,整个身心融入到空阔的太虚境中,一切烦恼、杂念全都消失了。于是,他静静地坐下来,悠闲地聆听深山中春鸟的啼鸣。全诗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没有声息。诗人在篇末表现自己闲坐听春禽,以声音传递出春的讯息。

  唐代诗评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祖咏诗说:“剪刻省净,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从这首诗中可以见出一斑。

祖咏

祖咏 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猜你喜欢

古陌邯郸,轮蹄路、红尘飞涨。恰半晌、卢生醒矣,龟兹无恙。

三岛神仙游戏外,百年卿相蘧庐上。叹人间、难熟是黄粱,谁能饷。

沧海曲,桃花漾。茅店内,黄鸡唱。阅今来古往,一杯新酿。

蒲类海边征伐碣,云阳市上修罗杖。笑吾侪、半本未收场,如斯状。

()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

吴钩万里羡雄飞,海内才名自陆机。大隐屏前揽秋色,七闽词赋益光辉。

()

两君旷度皆吾党,红烛迎舟尽醉还。

()

有客提壶过我来,后园新放几枝梅。主人量窄频先醉,吩咐梅花劝一杯。

()

著述空前代,经纶屈盛朝。沈怀甘水石,野服近渔樵。

龙剑秋长啸,螭珠老未凋。莫贪禽尚隐,苍赤望甄陶。

()

森木蝉初噪,淡烟梅半黄。睡起傍檐隙,墙梢挂斜阳。鱼跃浮萍破处,碎影颠倒垂杨。晚庭谁与追凉。清风散荷香。
望极霞散绮,坐待月侵廊。调冰荐饮,全胜河朔飞觞。渐参横斗转,怀人未寝,别来偏觉今夜长。

()

初減官河几许深,向来惟恐百城沈。

晴阶近喜收檐滴,暑屋殊嫌乏树阴。

妾妇齿牙工斗阋,比邻瘧疠厌呻吟。

悬知壮士无颜色,赖有同心可断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