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像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

  黄巢遗留下来的诗一共三首,其中《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流传程度较广。这首《自题像》与两首菊花诗相比,名气就小得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

  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也有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从这首诗来看,他没有战死,后来削发为僧了。如果真像民间传说那样,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寻常人所能及。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原题注:陶毅《五代乱离纪》云:巢败后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题诗,人见像,识其为巢云。

黄巢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猜你喜欢

贫穷辄慕宦游,将相更希仙籍。赚人妄想无休,谁道枕堪窒欲。

()

六龙扶辇自天来,九陌香风净御埃。荷戟驱途皆上将,垂簪护跸尽仙才。

佩声远导鸯行乱,旆影徐麾雉尾开。尘世几人霄汉上,自怜亲睹圣颜回。

()

年少绿衣郎,春游凤城下。醉弄珊瑚鞭,嗔人不避马。

()

笑傲林泉乐太平,洛阳谁不爱先生。严寒暑雨何曾出,温煖清凉却解行。

金谷风和吹道服,铜驼雨霁隐车声。行窝十二閒游处,父老儿童喜送迎。

()

樽前香焰消红烛。可怜今夜伤心曲。衫袖泪痕红。离歌凄晚风。

匆匆苦岁月。相聚还相别。肠断月明时。后期难自知。

()

大隐留吴市,馀干问越田。象山皆教忍,学者更家传。

多士芝兰室,古人书画船。东亭重怀旧,诗满绿阴前。

()

溪凉供野放,机尽狎鸥群。风月怀元度,山川忆少文。

远峰明过雨,疏树泊归云。幽玩情何限,回桡夜已分。

()

坐听严更一再通,卓肩搜句夜虫同。

拜嘉烋作开囊锦,似为衰翁疗首风。

紫诰君宜步西掖,苍颜我欲隐东蒙。

鞬櫜文陈甘三舍,百胜将军正总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