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好事近·咏梅。宋代。陈亮。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烟霭浓,暮色苍,几枝疏梅分外亮。清瘦的枝条探过屋檐,把吹笛的美人轻轻依傍。
石苔上花影婆娑,月华如水映照着林塘。想化作梦蝶向花飞去,又怕难觅她的幽香!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翠园枝》等。双调四十五字,仄韵格。
的皪(de lì):光亮、鲜明貌。
暮烟:傍晚的烟雾。
玉奴:美女。
月华:月色。
苔石:长着青苔的石头。
飞蝶:用梁祝典故,二人两爱而无法长相守,最后化成彩蝶翩翩飞舞。
这首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岁末,几枝绽放的梅花勾起了作者赏玩的兴致,便写下了这首词。
陈亮的这首词初看是咏梅,但并不单纯是为了咏梅,而是有所寄托,作者想借梅的高风亮节来比喻自己的卓尔不然。
词的上片,作者用凝炼的画笔,似乎毫不经意地就点染出屋角檐下那两三枝每天都见到但并未留心过的梅的绰约风姿。“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的皪”,用这两字点出梅花的秀洁,但也只有两三枝,故并不显得繁艳。而在“苍碧”的暮烟衬托下,却还是十分醒目,所以特用“点破”二字,以示不凡。作者笔下没有给读者一个鲜花锦簇的热烈画面,而只以“两三枝”相点缀,似乎显得冷清。这是因为梅开于冬春之际,这使它与姹紫嫣红的春花不同,它的开放,要经受一番与严寒的搏斗。梅以虬劲的枝干和甚至显得稀疏的花朵,在万卉凋零的严寒中向世界显示了它独出的英姿,这孤傲给人以特殊的美感。人们折梅或画梅,往往只取一两枝,正不以繁华似锦为美。因此,词中“的皪两三枝”确是恰到好处的。而且,正因其少,才给人以“点破”“暮烟苍碧”的感觉。接下来,词人用带有主观情意的“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使这梅介入人事,并赋予它以情感。
词的下片更以抒情为主。换头两句不仅有承转作用,而且极力渲染夜色,造成一种优美静谧的境界,为写朦胧梦境创造条件。然后,作者别出心裁地以梦中化蝶、追踪香迹抒发自己对梅的喜爱和追求之情,乃更出新意。再续以“恐幽香难觅”一句为结,却言梦中虽可化蝶穿花,却因无法再寻觅到梅的幽香而若有所失,写出爱梅人对梅可见而不可及的微妙心理。如此虚虚实实、或梦或醒,既真切而又光怪陆离,把这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交织在一起来写,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借物咏怀的手法,是中国魏晋之际的阮籍首创,他用此法创作了80多首诗词,此后,很多身居战乱中怀才不遇的诗人常采用这种手法来借物寄心,写怀述志。“咏梅”更是历代诗词作家耳熟能详的题材。所以,关于梅,无论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总难免除落入俗套之运。像众所周知的梅的高洁品格,这当然是必须突出的重点,但若纯粹地只从这点着眼,就势必会步前人后尘。如何从这里独辟蹊径,写出新意,那就得看作者的功力了。陈亮的这首诗词,从表面上看,显得平淡无奇,没有惊人之语,运用历史典故亦不多。但仔细品读,便会发现它仍是以新的手段写出新的志趣,并未落入前人窠臼,而实在是独具一格,精妙独到。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平生使气坐生风,徐叩方知学有功。
应奉读书无复忘,虞翻忤物自甘穷。
埋根射策久弥奋,投老为邦悍莫攻。
坟木未须惊已拱,少年我亦作衰翁。
〈昔与中甫同登制科,仆年最少,今已老矣。
〉主
过王介同年墓。宋代。苏辙。 平生使气坐生风,徐叩方知学有功。应奉读书无复忘,虞翻忤物自甘穷。埋根射策久弥奋,投老为邦悍莫攻。坟木未须惊已拱,少年我亦作衰翁。〈昔与中甫同登制科,仆年最少,今已老矣。〉主
文苑垂清誉,朝端仰盛才。嘉猷毗万路,奇遇列三台。
勤职兴居爽,辞荣奏疏来。畴咨登百揆,异数冠中台。
巨屏扬旌去,名藩昼锦回。君臣相厚意,瞻望两徘徊。
赐陈尧叟谢病归济源。宋代。赵恒。 文苑垂清誉,朝端仰盛才。嘉猷毗万路,奇遇列三台。勤职兴居爽,辞荣奏疏来。畴咨登百揆,异数冠中台。巨屏扬旌去,名藩昼锦回。君臣相厚意,瞻望两徘徊。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
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
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款段苦不前,青冥信难致。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唐代。高适。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款段苦不前,青冥信难致。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手种凌波香,今岁便十斛。
要知诚斋中,富底水仙国。
有酒偏欠花,有花恨无客。
与子对花前,不醉便了得。
待劝已非真,不劝两自索。
安知醉与醒,今夕定何夕。
水仙盛开,留子上弟小酌。宋代。杨万里。 手种凌波香,今岁便十斛。要知诚斋中,富底水仙国。有酒偏欠花,有花恨无客。与子对花前,不醉便了得。待劝已非真,不劝两自索。安知醉与醒,今夕定何夕。
到此才三日,离家已隔年。风光仍似旧,岁月忽相煎。
元日俗多讳,屠苏我不先。韵华赋锦瑟,一柱一条弦。
元日感怀。清代。牛焘。 到此才三日,离家已隔年。风光仍似旧,岁月忽相煎。元日俗多讳,屠苏我不先。韵华赋锦瑟,一柱一条弦。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宋代。苏轼。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