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衣冠盛,南宫榜帖新。
诸科唐取士,数路汉得人。
鸣鹿殷勤意,攀龙变化身。
若为明主献,忠谠要披陈。
诸路发解劝驾。宋代。吴潜。 东郡衣冠盛,南宫榜帖新。诸科唐取士,数路汉得人。鸣鹿殷勤意,攀龙变化身。若为明主献,忠谠要披陈。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珠帘夜卷瑶台雪。初上团团月。潜身偷看董双成。却恨翠烟红雾太纵横。
归来孤枕和衣倒。冷被灯儿笑。赚人肠断是蛾眉。隔着花阴又把玉箫吹。
虞美人 偶成。清代。沈谦。 珠帘夜卷瑶台雪。初上团团月。潜身偷看董双成。却恨翠烟红雾太纵横。归来孤枕和衣倒。冷被灯儿笑。赚人肠断是蛾眉。隔着花阴又把玉箫吹。
锋芒虽早露,用舍见升沉。白秃千茎发,丹留一寸心。
策勋芸阁久,洁己石潭深。却笑江淹辈,区区梦里寻。
笔 其二。宋代。吴惟信。 锋芒虽早露,用舍见升沉。白秃千茎发,丹留一寸心。策勋芸阁久,洁己石潭深。却笑江淹辈,区区梦里寻。
五月痴云烂不收,麦风先借一天秋。聊烦细雨催幽句,更把新凉洗客愁。
人物似君真楚楚,功名怜我亦悠悠。谩将无限思归意,欲向回中著钓舟。
次韵苏君叙暑雨大有秋意。宋代。周紫芝。 五月痴云烂不收,麦风先借一天秋。聊烦细雨催幽句,更把新凉洗客愁。人物似君真楚楚,功名怜我亦悠悠。谩将无限思归意,欲向回中著钓舟。
三元大药意心身,着意心身便系尘。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
顿忘物我三花聚,猛弃机缘五气臻。八达四通无窒碍,随时随处阐全真。
述工夫 其十三 调燮。元代。李道纯。 三元大药意心身,着意心身便系尘。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顿忘物我三花聚,猛弃机缘五气臻。八达四通无窒碍,随时随处阐全真。
玉虫光薄钗头冷,秋雨秋风弦上紧。十指踌躇凤不飞,蟪蛄声咽芙蓉醒。
金徽无语歌未稳,相思满镜凋铅粉。暮云寒破出高庭,五更一树秋红陨。
调琴引。清代。汪轫。 玉虫光薄钗头冷,秋雨秋风弦上紧。十指踌躇凤不飞,蟪蛄声咽芙蓉醒。金徽无语歌未稳,相思满镜凋铅粉。暮云寒破出高庭,五更一树秋红陨。
片月撩愁,尖风拨闷,星桥迢递云边。六度今宵,凄凉最是今年。
柔肠寸断浑如醉,剩残灯、孤影窗前。恨绵绵。万种幽情,几叠吟笺。
它生未卜能相见,叹人间离合,那比神仙。静掩针楼,秋虫细语如怜。
此生已冷繁华梦,尚难抛、笔砚清缘。盼遥天。旧日离亭,一抹荒烟。
高阳台 癸卯岁与外子别后,每逢七夕填词寄怀,今又戊申七夕矣,抚今追昔,不胜悲感,因填此阕。清代。张玉珍。 片月撩愁,尖风拨闷,星桥迢递云边。六度今宵,凄凉最是今年。柔肠寸断浑如醉,剩残灯、孤影窗前。恨绵绵。万种幽情,几叠吟笺。它生未卜能相见,叹人间离合,那比神仙。静掩针楼,秋虫细语如怜。此生已冷繁华梦,尚难抛、笔砚清缘。盼遥天。旧日离亭,一抹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