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子歌

青丘子歌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

谓是鲁迂儒楚狂生,青丘子闻之不分意,吟声出吻不绝咿

咿鸣。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但愁欻忽波浪起,鸟兽骇叫山摇崩。

天帝闻之怒,下谴白鹤迎。

不容在世作狡狯,复结飞佩还瑶京。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经时涉塞意难论,乍见春风入烧痕。不道平章亭子畔,数枝红药向人繁。

()

林里栖精舍,师行亦有缘。孤灯寒照雨,群峭碧摩天。

风递幽香出,吟惊宿鹤迁。未能先隐迹,常愿奉金仙。

()

摇落空林夜,河阳兴已生。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

春风满面。是胸中春意,与春相见。不醉陶然,无人也笑,况是一年清宴。

宁儿挽须学语,爨妇举杯重劝。道惟愿。贫常圆聚,老常康健。

□□□□□,二十七年,世事经千变。今是昨非,春风花柳,消尽冰霜残怨。

门外晓寒犹浅。门上垂帘休卷。灯花软。酒香浓趁歌声,试轻轻咽。

()

当年灵寿杖,止合扶孔光。

()

须信此心元有性,苦将浊酒破人愁。旧愁未解新愁至,团扇因何怯去秋。

()

太霞高馆洞天遥,东接兰津十二桥。岩壑尽衔沧海气,楼台常对赤城标。

云烟五色春相丽,金碧诸山夜自朝。仙令怪来工制锦,真阳人喜得王乔。

()

斑斑染黛色差匀,个个微圆类绿萍。不比榆钱铺砌白,未饶荷叶点溪青。

陶镕尽出春工巧,磨就多应雨夜零。好与诗人买风月,何妨积贮满空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