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阁记

秋水阁记

  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湖之为陂为寖者,弥望如江流。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今吾与子亦犹是也。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吴王拜郊之台,已为黍离荆棘矣。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欤?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客曰:“不然。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辩也。”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

()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猜你喜欢

万岫夹双涧,山色亦雄哉。飞虹百尺横跨,一道石梁开。

城上孤云似练,城下孤帆似箭,顷刻涌风雷。千古战争地,回首浩歌哀。

俯孱颜,看潎漩,倚崔嵬。极目川原似画,杰构耸华榱。

剑化龙而双惊,阁闻猿而独啸,陈迹已蒿莱。与客共携手,一醉酌金罍。

()

子舆论和圣展季,特笔表微许其介。坐怀诳鼎义凛然,此胸三公安足芥?

君官谏议类阳子,出守乃得州民爱。至今霞漳燹烬馀,犹禁剪伐重所憩。

而君瓠落南复北,老尚卖文抵酒债。充然元气足自养,了无机心何论械。

螟蛉蜾裸任相慁,豺狼狐狸习不怪。久冥凡楚谁存亡,遑与毅豹较外内?

我未识君读程墨,举白遥为吾友快。廿年闽峤始展觌,怆话玉堂叙年辈。

爱君诗美政逾美,投辖郡斋饮我再。回思竟是羲皇前,周道顾瞻祇叹忾。

君今七十差少我,仍办腰脚陟嵩岱。藏身人海最堪隐,留命桑田傥可待。

西山寒退聊一登,世人莫误伯夷隘。

()

客路荐觞酌,双旗为子留。迟回归阙念,浩荡出关愁。

飞雨悬山阁,残霞掩戍楼。澧桥春水阔,不得并膺舟。

()

荼蘼开尽见山茶,血色娇春带雨斜。莫是今年逢闰月,东风吹到背时花。

()

回仙吸露餐霞者,却胜人间烟火馀。

二十八言留壁上,不须青鸟为传书。

()

朱明洞口旧柴扉,万壑千峰翠作围。何限并栖珠树鹤,借来一只便东归。

()

冬雪不到地,春雪方连天。

山园亦珊瑚,暄暖亦已妍。

舒舒者丹荑,忽作冻蝟拳。

寒燠固不齐,勿与时争先。

()

长堤如带玉为堆,不减昆丘石洞开。似为明时徵海晏,川原随处效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