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讯惊魂断。展来书低徊反复,似闻慨叹。为道新痊心力弱,长日何堪伏案。
待收起明窗笔砚。北顾太行南眷粤,仗江山为洗吟眸倦。
书空把,人难见。
当年跃马从征战。为天兵飞书传檄,冀中踏遍。此去重霄应抖擞,重见旌旗十万。
正天阙高张云幔。为庆人间除四害,想元戎解甲方酣宴。
歌金匾,劝金盏。
金缕曲 挽何其芳同志。近代。王季思。 闻讯惊魂断。展来书低徊反复,似闻慨叹。为道新痊心力弱,长日何堪伏案。待收起明窗笔砚。北顾太行南眷粤,仗江山为洗吟眸倦。书空把,人难见。当年跃马从征战。为天兵飞书传檄,冀中踏遍。此去重霄应抖擞,重见旌旗十万。正天阙高张云幔。为庆人间除四害,想元戎解甲方酣宴。歌金匾,劝金盏。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亭亭秋水芙蓉。翠围中。又是一年风露、笑相逢。
天机畔。云锦乱。思无穷。路隔银河犹解、嫁西风。
相见欢。宋代。向子諲。 亭亭秋水芙蓉。翠围中。又是一年风露、笑相逢。天机畔。云锦乱。思无穷。路隔银河犹解、嫁西风。
过访樵山老,高怀两鬓丝。榕阴同酌酒,菊径一敲棋。
问寝承欢日,投簪戏綵时。藏真深洞里,兰桂满庭墀。
访卢绍伦隐居。清代。李英。 过访樵山老,高怀两鬓丝。榕阴同酌酒,菊径一敲棋。问寝承欢日,投簪戏綵时。藏真深洞里,兰桂满庭墀。
别时已动东游兴,别后还深永诀悲。夫子春秋能六十,故人涕泪不童儿。
身如南郭人间老,家有文溪地下师。修短未知人喜戚,天涯孤影日凄其。
李德孚挽歌词 其二。明代。陈献章。 别时已动东游兴,别后还深永诀悲。夫子春秋能六十,故人涕泪不童儿。身如南郭人间老,家有文溪地下师。修短未知人喜戚,天涯孤影日凄其。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
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青玉案。宋代。李弥逊。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翠盖留云,珍丛拱玉,翩跹綵凤来仪。百盎东风,露华浓上苔衣。
堆廊绿意迎清晓,影琅玕、一寸涟漪。费经时,锦幄筠屏,低护芳菲。
移根岭外欢悰满,喜玉京烟月,初照幽姿。琼岛新妆,卅年共报春晖。
严霜讵抵朝阳暖,缀葱茏、不负佳期。羡如今,秀石交柯,长岁相依。
庆春泽 北海景展览为广东馆题。清代。朱庸斋。 翠盖留云,珍丛拱玉,翩跹綵凤来仪。百盎东风,露华浓上苔衣。堆廊绿意迎清晓,影琅玕、一寸涟漪。费经时,锦幄筠屏,低护芳菲。移根岭外欢悰满,喜玉京烟月,初照幽姿。琼岛新妆,卅年共报春晖。严霜讵抵朝阳暖,缀葱茏、不负佳期。羡如今,秀石交柯,长岁相依。
对坐孤镫下,深斋夜向残。垂帘炉火静,拥雪竹声寒。
胜事年今过,名场兴已阑。惟应冷僻句,寂寞共君看。
冬夜酬单廉夫。清代。李宪噩。 对坐孤镫下,深斋夜向残。垂帘炉火静,拥雪竹声寒。胜事年今过,名场兴已阑。惟应冷僻句,寂寞共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