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懒被风扶强上楼。
鱼沫欨恩残粉在,蛛丝牵爱小红留。色香久在沈迷界,忏悔谁能倩比丘。
落花五十首 其三。明代。沈周。 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懒被风扶强上楼。鱼沫欨恩残粉在,蛛丝牵爱小红留。色香久在沈迷界,忏悔谁能倩比丘。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迹苦江山滞,心悬骨肉求。况当明月夜,又是白云秋。
不省袁宏艇,那知庾亮楼。更携诸小阮,欢对一林幽。
中秋月下怀郁林诸侄。明代。陶益。 迹苦江山滞,心悬骨肉求。况当明月夜,又是白云秋。不省袁宏艇,那知庾亮楼。更携诸小阮,欢对一林幽。
江干握别思依依,惆怅佳人去不归。鸾镜冷抛孤影没,雀台深锁旧踪稀。
愁闻野鸟哀明月,忍见闲花送夕晖。瞻望至今嗟弗及,挥毫空有泪沾衣。
怀仙志。明代。王应莘。 江干握别思依依,惆怅佳人去不归。鸾镜冷抛孤影没,雀台深锁旧踪稀。愁闻野鸟哀明月,忍见闲花送夕晖。瞻望至今嗟弗及,挥毫空有泪沾衣。
路接蓬瀛日景迟,尘心消尽忘归期。雨馀荒草侵三径,风起微澜皱一池。
晚色远涵残照外,春光欲近禁烟时。黄鹂不肯檐间语,隔叶相呼过别枝。
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 其二。宋代。李光。 路接蓬瀛日景迟,尘心消尽忘归期。雨馀荒草侵三径,风起微澜皱一池。晚色远涵残照外,春光欲近禁烟时。黄鹂不肯檐间语,隔叶相呼过别枝。
人声渐以寂,兀坐息纷攘。静极动乃生,耳聪目犹朗。
电影幻空花,车声走雷响。思潮乘夜至,一刻数来往。
杂感 其一。近代。陈独秀。 人声渐以寂,兀坐息纷攘。静极动乃生,耳聪目犹朗。电影幻空花,车声走雷响。思潮乘夜至,一刻数来往。
云水才栖息,南林复送行。只因尔我意,互作主宾情。
远树迎风冷,虚舟载月明。已知寻梦趣,渡口暮烟横。
偕指月云岸一晓访顾茂伦。清代。行荃。 云水才栖息,南林复送行。只因尔我意,互作主宾情。远树迎风冷,虚舟载月明。已知寻梦趣,渡口暮烟横。
我昔山中寻紫芝,道遇真人行若飞。自言鍊骨有仙术,曾事神农为雨师。
自从别后三千岁,不住尘寰即方外。我昨题诗遗羡门,为问真人定安在。
答云往日隐东蒙,上下风雨骑苍龙。只今卖药居灵越,来往三吴弄明月。
天上非无十二楼,人间乃复爱沧洲。时时跨鹤乘云气,历览无穷跨九州。
劳生苦为尘缘缚,安得从之超广漠。手折三株海上花,去随鸾凤巢阿阁。
寄萧尊师。元代。陈基。 我昔山中寻紫芝,道遇真人行若飞。自言鍊骨有仙术,曾事神农为雨师。自从别后三千岁,不住尘寰即方外。我昨题诗遗羡门,为问真人定安在。答云往日隐东蒙,上下风雨骑苍龙。只今卖药居灵越,来往三吴弄明月。天上非无十二楼,人间乃复爱沧洲。时时跨鹤乘云气,历览无穷跨九州。劳生苦为尘缘缚,安得从之超广漠。手折三株海上花,去随鸾凤巢阿阁。
十年游历地,客子故难忘。下马寻遗老,开门对夕阳。
一鸠鸣晻翳,数犊卧苍茫。更欲东南望,疏星近鸟行。
天长道中三首 其二。宋代。汪藻。 十年游历地,客子故难忘。下马寻遗老,开门对夕阳。一鸠鸣晻翳,数犊卧苍茫。更欲东南望,疏星近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