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

译文

生前在西湖边青葱的山岭上构筑庐舍,死后坟头上应该是秋色萧索。

哪一天皇帝要搜求我的遗稿,我应该庆幸从来没有写过什么谈封禅之书。

注释

寿堂: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礼的厅堂。此处指坟墓。书:书写。一绝:一首绝句。志:记。

青山:青葱的山岭。此指西湖孤山。结庐:构筑房舍。

萧疏:寂寞,凄凉。

茂陵:汉武帝陵墓,这里即指汉武帝。遗稿:指前人遗留下的手稿。

封禅(shàn)书:指司马相如言封禅事的遗书。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创作背景

  林逋生前一身梅香,也很在意自己死后的声名。史载,林和靖(林逋字和靖)既老,自为墓于庐侧,因作诗,即《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此诗当是作者临终明志之作。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二句,从“结庐”和“坟前”落笔,由生前写到身后,形象地总结了他的一生。林逋是个清苦的隐逸诗人。绿波荡漾的西子湖水,翠竹葱茏的湖心孤山,令这位“梅妻鹤子”的诗人留连徜徉。这面湖依山的庐舍,正是他朝夕相处之所。诗人在此,虽“家贫衣食不足”,却“性活淡好古,弗趋荣利”,杭州近在咫尺,居然“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均见《宋史》本传),足见其安贫乐道的志趣。首句侧重写的是“庐”,是述他生前,次句紧扣的则是“坟”,是述他身后。庐是于湖上青山相对,坟是修竹萧疏。前后相溶,然还有第二层的意思在里面,第一句乃是写生前之状,第二句则是想像之景了。虽是清苦冷落,但句子中表现出作者的一些自许和自得。林逋生前在庐侧造墓穴,自有长眠于湖光山色间之意。“亦萧疏”三字,示身后的萧条,正见隐士本色。

  《后村诗话》说林逋一生苦吟,自摘十三联五言,唯五联存集中,梅尧臣序其诗集,更叹“所存百无一二焉,于戏惜哉!”林逋也曾说:“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但好事者往往窃记之,所以遗稿尚有数百篇。“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二句,是作者以遗稿中并无封禅书一类阿谀谄媚文字自慰,以示高洁。据《汉书·司马相如传》,司马相如死后,汉武帝曾从他家中取到一卷谈封禅之书。所言不外歌颂汉皇功德,建议举行“封泰山,禅梁父”的大典。林逋借古喻今,表明决不屑于像司马相如那样希宠求荣。“犹喜”,“曾无”俱为庆幸之语,感情色彩很是浓烈。这二句是林逋名句,颇为后人传诵,之所以如此,并非在于它是奇语、丽句,而是因为它表现出诗人的高尚志节。宋真宗时,大臣王钦若等伪造符瑞,怂恿真宗东封泰山,借以邀宠。林逋这两句诗是针对此事而发,立意高绝。秦观曾称赞说:“识趣过人如此,其风姿安得不高妙也!”后代文人在用司马相如草封禅书之事时,有正用反用之别,王禹偁《谪守黄冈谢表》中“茂陵封禅之书,惟期死报”之语,是正用,林逋这里是反用。对此,严有翼认为林逋要高出王禹偁一筹。以后胡仔虽颇不以为然,但林逋此二句流传之广,决非王禹偁句之可比却是事实。林逋生当北宋盛世,诗文颇有名,却淡于荣利,终生布衣,诗中所表白的,并非虚语,所透出的是一股高逸淡远之气。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猜你喜欢

风静潮痕减,江空夕照多。

星星波上艇,隐隐岸边莎。

()

同僚送我枫庭驿,共酌临分酒一杯。我念泉人仍惜别,此身虽去首频回。

()

人与西湖两别离,经年不见思蕴结。忽来湖滨晤故人,杭州胡高通州薛。

放棹湖心薄暮天,湖光人影杂明灭。陡起湖风湖水高,吹皱波纹漾细密。

涌出云峰无数青,千朵叠成石凹凸。指是新祠祀蒋公,孤山如幕天然设。

图画战功摩峭厓,四壁英姿动毫发。白苏政绩寄烟鬟,韩岳精神摇岩穴。

纵使湖泉冷若斯,难抹烈士热心血。我爱古人不薄今,柏堂竹阁齐峻洁。

煮茗一瓯酒一樽,徜徉其间情怡悦。隔岸南屏报晚钟,声声烟际何清越。

酒阑犹欣酒未阑,饮寻文字迎纤月。薛家老凤主风骚,夜话高斋席珍列。

入林出山心澄源,说经讲艺指绕铁。相与印證湖上游,人去人来妙出没。

偶然小聚亦神仙,快偿此愿深饥渴。

()

密篁匝地迥,高树带云齐。华斿双道卷,黼帐四围低。

丹岩游锦凤,云外叫天鸡。芳菲共珍惜,流莺绿树啼。

()

记澄湖抱练,画舫参差,闹花时节。油壁鸣堤,有障萦屏列。燕草香融,鸦条香浅,似渭城烟雪。急管斜阳,衙娘葱蒨;带围寒怯。
苏小间情,绿杨如织,阑槛东好山千叠。料得如今,也翠销红歇。何限繁华,春来都付与,数声啼鴂。谩怆羁魂,扁舟买醉,谢公明月。

()

彤云黯淡酿天寒,却向江头理钓船。

雪打蓬窗眠不着,声声时送到吟边。

()

飞泉山脚水盈盈,溪会亭前就榜名。

驻目合流寻异派,爽心临眺胜登瀛。

游人暗认仙原景,清耳微传玉佩声。

依约白莲当日事,社中贤令有渊明。

()

片心高与月徘徊,岂为千锺下钓台。

犹笑白云多事在,等闲为雨出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