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京都:指汴京。今属河南开封。
元夕:元宵,正月十五日晚上。
袨(xuàn)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
华妆:华贵的妆容。
着处:到处。
闹:玩耍嬉闹。
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
何为:为何,做什么。
金哀宗正大二年,即公元1225年,当时诗人家住登封县,他自己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官,来往于汴京与登封之间。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时京都的繁华,写下了这首诗。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高台远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醉酒晚移舟。
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戟愁。莫向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千秋。
登无诸钓龙台怀古。宋代。王称。 高台远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醉酒晚移舟。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戟愁。莫向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千秋。
乘月上高楼。一片清光浩莫收。帘卷好风知客意,飕飕。山自纵横水自流。
却绕古城头。尘事匆匆得少休。遥送征鸿千里外,明眸。消尽人间万种愁。
南乡子(宁都登楼)。宋代。杨泽民。 乘月上高楼。一片清光浩莫收。帘卷好风知客意,飕飕。山自纵横水自流。却绕古城头。尘事匆匆得少休。遥送征鸿千里外,明眸。消尽人间万种愁。
道君皇帝摹捣练,力为张护开生面。秋风远溯白帝城,奎章忽出宣和殿。
风流天子爱閒情,野杵村砧都不贱。完颜国主亦俊人,宅相流传习未变。
明昌御宝何皇皇,瘦金题字犹完善。吁嗟乎天水碧、太师青,均此捣练之声所酿成。
一絇之络四维倾,令我手披东绢不胜情。
题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唐代。全祖望。 道君皇帝摹捣练,力为张护开生面。秋风远溯白帝城,奎章忽出宣和殿。风流天子爱閒情,野杵村砧都不贱。完颜国主亦俊人,宅相流传习未变。明昌御宝何皇皇,瘦金题字犹完善。吁嗟乎天水碧、太师青,均此捣练之声所酿成。一絇之络四维倾,令我手披东绢不胜情。
黑云如幄罩江口,狂风怒卷潜蛟吼。垂垂天阔孤鸟断,腾腾浪掀万马蹂。
岸东岸西好山色,一时惨淡渺何有。人见青山江上蹲,不知江挟群山走。
江中之人狎于江,拽帆捩柁夸能手。只怕盘涡一道斜,溜若沸汤势更陡。
归船急渡岂得已,平生忠信殊不苟。建州小饼沦中泠,且呼山童展茶臼。
渡江。清代。谈九乾。 黑云如幄罩江口,狂风怒卷潜蛟吼。垂垂天阔孤鸟断,腾腾浪掀万马蹂。岸东岸西好山色,一时惨淡渺何有。人见青山江上蹲,不知江挟群山走。江中之人狎于江,拽帆捩柁夸能手。只怕盘涡一道斜,溜若沸汤势更陡。归船急渡岂得已,平生忠信殊不苟。建州小饼沦中泠,且呼山童展茶臼。
极目湖天万里长,平沙大漠阵云黄。寄身浩荡无边境,凭吊苍茫古战场。
马上倦来惊堕梦,花前吟罢韵含香。今年预卜村醪贱,连架葡萄压短墙。
和念堂阿哈巴道中韵。清代。严金清。 极目湖天万里长,平沙大漠阵云黄。寄身浩荡无边境,凭吊苍茫古战场。马上倦来惊堕梦,花前吟罢韵含香。今年预卜村醪贱,连架葡萄压短墙。
穷山二月无多乐,犹作春来料峭寒。
常恐花枝暗萧索,却教诗句漫艰难。
寻芳赖有城西角,泥饮休论日几竿。
他日山僧纪清集,阁中应作画图看。
和长兄席间书事。宋代。廖行之。 穷山二月无多乐,犹作春来料峭寒。常恐花枝暗萧索,却教诗句漫艰难。寻芳赖有城西角,泥饮休论日几竿。他日山僧纪清集,阁中应作画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