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
天山:横贯新疆中部,西部入中亚西亚,全长2500公里。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主要描写边疆安宁时战士们的生活情景。
前二句,“气亦粗”写出战士们征战极为辛苦劳累,又可见战士们因战胜敌人而士气高昂,欢欣鼓舞,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宁而高兴的同时,也有稍加休憩的愿望。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并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想必当时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于是抑制不住内心那份创作冲动,感而为义,发而为诗。
后二句,“净”字极言边塞十分安宁,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还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更是诗人面对边疆安宁、寂寞的景象时放达心境的体现。“虏尘净”、“天山孤”两相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以前胡人驰骋天山,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如今天山依旧,胡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
全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有叙事、有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平静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三日斋坛致礼同,俄看飞絮已漫空。诚孚未觉天心远,瑞应元知世运隆。
香爇龙涎酬景贶,占凭鸡骨报年丰。多情欲和阳春句,冻笔呵成愧未工。
和秦凤山司空喜雪。明代。林文俊。 三日斋坛致礼同,俄看飞絮已漫空。诚孚未觉天心远,瑞应元知世运隆。香爇龙涎酬景贶,占凭鸡骨报年丰。多情欲和阳春句,冻笔呵成愧未工。
九十秋光三十八,新居初度称觞。青衫彩服列郎娘。孙枝无处著,犹欠两东床。
尽是当年亲手种,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个中无尽藏,谁弱又谁强。
临江仙(杜安人生日)。宋代。魏了翁。 九十秋光三十八,新居初度称觞。青衫彩服列郎娘。孙枝无处著,犹欠两东床。尽是当年亲手种,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个中无尽藏,谁弱又谁强。
十五年看帝里春,一枝头白未酬身。自闻离乱开公道,
渐数孤平少屈人。劣马再寻商岭路,扁舟重寄越溪滨。
省郎门似龙门峻,应借风雷变涸鳞。
投所知。唐代。张蠙。 十五年看帝里春,一枝头白未酬身。自闻离乱开公道,渐数孤平少屈人。劣马再寻商岭路,扁舟重寄越溪滨。省郎门似龙门峻,应借风雷变涸鳞。
斮足奚堪五石支,经明古静亦常师。刲羊见血玉能泣,腐马吟蚕山不移。
但可编年书午仵,谁从问字志碑悲。秦坑焚日同天醉,洗耳清流习郁池。
赋谢陈存翁。明代。谢元汴。 斮足奚堪五石支,经明古静亦常师。刲羊见血玉能泣,腐马吟蚕山不移。但可编年书午仵,谁从问字志碑悲。秦坑焚日同天醉,洗耳清流习郁池。
详观记牒。
鸿荒莫传。
降及云鸟。
曰圣则天。
虞承唐命。
周袭商艰。
江之永矣。
皇心惟眷。
矧乃暮春。
时物芳衍。
滥觞逶迤。
周流兰殿。
礼备朝容。
乐阕夕宴。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南北朝。谢灵运。 详观记牒。鸿荒莫传。降及云鸟。曰圣则天。虞承唐命。周袭商艰。江之永矣。皇心惟眷。矧乃暮春。时物芳衍。滥觞逶迤。周流兰殿。礼备朝容。乐阕夕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