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玉露寒凝颗,银河澹泻流。

每年才到此,无处不惊秋。

便有清凉意,潜消旱涸忧。

附炎蚊弄喙,可笑不知休。

()

山情与诗思,烂熳欲何从。夜舸谁相逐,空江月自逢。

春期越草秀,晴忆剡云浓。便拟将轻锡,携居入乱峰。

()

阆风觞九酝,脍鲸羞玉麟。宿命忆往劫,隐诀闻至人。

失脚五浊海,未泯一念仁。就盈纪良月,揆度逢佳辰。

深恩感顾复,瓣香谒仙真。同来山中吏,得非我同伦。

岩泉千仞雪,涧草四时春。雅嗜自幽閒,胡为此逡巡。

怜我久埃

()

峨眉楼阁现虚空,玉宇高寒上界同。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动九天风。

云连太白开中夏,月绕重玄宅大雄。师去想无登陟远,祗应飞锡验神通。

()

支头涧底石,濯足松下泉。吾生傥有此,无复东西缘。

()

夜夕更筹永,霜飞岁籥空。

斗杓常记候,蟾晕豫知风。

过雁惊流弋,衰萤恋故丛。

可堪乡思发,梦绕免园东。

()

平生性僻耽山水,不愿加封万户侯。

但得双鱼长到眼,未须万壑更争流。

只今奇绝齐三洞,自昔流传遍九州。

记得当年小盘礴,坐令炎赫变清秋。

()

人皆爱陈子,新雨尚能来。

但使门多客,何嫌室自埃。

弓旌无远野,城郭有遗才。

底日常侯舍,传声四辈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