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峡

出峡

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

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

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

幽寻远无厌,高绝每先上。

前诗尚遗略,不录久恐忘。

忆従巫庙回,中路寒泉涨。

汲归真可爱,翠碧光满盎。

忽惊巫峡尾,岩腹有穿圹。

仰见天苍苍,石室开南向。

宣尼古庙宇,丛木作帏帐。

铁楯横半空,俯瞰不计丈。

古人谁架构,下有不测浪。

石窦见天囷,瓦棺悲古葬。

新滩阻风雪,村落去携杖。

亦到龙马溪,茅屋沽村酿。

玉虚悔不至,实为舟人诳。

闻道石最奇,寤寐见怪状。

峡山富奇伟,得一知几丧。

苦恨不知名,历历但想像。

今朝脱重险,楚水渺平荡。

鱼多客庖足,风顺行意王。

追思偶成篇,聊助舟人唱。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

寒生肌粟苦衣单,瘦减头围觉帽宽。

荒寂在家犹逆旅,穷空养老亦蔬餐。

柴青灶突腾烟细,膏尽灯缸照字难。

犹喜新醅三斗熟,半窗梅影助清欢。

()

来何处,去何之。

与二子,何所期。

虎视眈眈,阴飚凄凄。

()

短短轩窗小小斋。行吟坐啸独悠哉。爱闲能有几人来。

佳客新从云里至,好花多向雨中开。隔篱呼取尽余杯。

()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

云飞自何处,高压此林端。石气青天湿,泉声白日寒。

直穿危磴上,却立小亭看。远役兹游最,行行重倚栏。

()

间阻

风吹散楚岫云,水淹断蓝桥路。死分开莺燕友,生拆散凤鸾雏。想起当初,指望待常相聚,谁承望好姻缘遭间阻。月初圆忽被阴云,花正发频遭骤雨。

【梁州】他为我画阁中倦拈针指,我因他在绿窗前懒看诗书。这些时不由我心忧虑。这些时琴闲了雁足,歌歇骊珠。则我这身心恍惚,鬼病揶揄。望夕阳对景嗟吁,倚危楼朝夜踌蹰。我、我、我,觑不的小池中一来一住交颈鸳鸯,听不的疏林外一递一声啼红杜宇,看不的画檐间一上一下斗巧蜘蛛。景物,态度。蛛蛛丝一丝丝又被风吹去,杜宇声一声声唤不住,鸳鸯对一对对分飞不趁逐,感起我一弄儿嗟吁。

【尾声】再几时能够那柔柔条儿再接上连枝树,再几时能够那暖水儿重温活比目鱼,那的是着人断肠处。窗儿外夜雨,枕边厢泪珠,和我这一点芳心做不的主。

()

朝回共我数飞觥,最喜黄门有盛名。草到奇时鸾凤舞,吟于苦处鬼神惊。

近来犹诵匡时疏,远别难为倚玉情。后夜相思凝望处,文星高照豫章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