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叔以雅言题拙稿辄依韵和酬

刚叔以雅言题拙稿辄依韵和酬

每恨尘劳荒旧学,更惭篆刻得初名。

圣贤阃奥期深入,风雅源流庶一清。

短技示人方蓄缩,雄篇鏖我太峥嵘。

君诗合作咸韶秘,何尔轻酬郑濮声。

()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入座清谈玉屑霏,绩溪门第播芳徽。淡庵有疏荣青史,安定无官显白衣。

祖德如君堪继武,神交愧我未知几。乍来今雨欢怀洽,觞咏流连逸兴飞。

()

归来林下振高风,丰颊修髯见一翁。近世衣冠似公少,故家文献有谁同。

凤箫声断瑶台冷,绣斧尘生蕙帐空。几叶秋风惊别鹤,满阶夜雨续吟蛩。

()

暗雨敲花,柔风过柳。

()

客窗孤榻坐新凉,展卷超然古意长。韩魏从来重师鲁,苏公早已识元章。

百年人物归吴越,千古文章迈汉唐。见说东园老无恙,西风寒并菊花香。

()

仙弈示樵夫,能言忘归路。因看斧柯烂,孙子发已素。

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

()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忽然夫子不语,
带席帽,骑驴去。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
余之瞻望心悠哉。零雨其濛愁不散,闲花寂寂斑阶苔。
不如对此景,含笑倾金罍。莫问四肢畅,暂取眉头开。
弦琴待夫子,夫子来不来。

()

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

()

白头注书懒出门,足迹不到东西村。倏忽移家向千里,远游却谢君王恩。

钱唐夜舸冲潮发,柏署啼乌晓方歇。升堂见子复见孙,綵服如云映秋月。

江鱼竹笋称觞暇,时坐肩舆过城下。苏公堤上闻采莲,岳王祠前看走马。

问君北归今几春,予欲乘槎西问津。渡河先访封君宅,携酒来攀庭际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