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名山久,积岁未及游。
将过值风雨,路不通马牛。
丁壮四五人,篮轝时更休。
转谷逢烟火,下隰多田畴。
偃穟黄压亩,刈麻东盈丘。
始觉山门深,长松如腾虬。
直上百余尺,苍髯叶修修。
五峰迎人来,冷逼台殿秋。
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
缘源至岩口,岩底鱼可钩。
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
草树不尽识,自起诗人羞。
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
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
灵根采九节,试共野僧求。
逡巡能致之,衰疾无甚忧。
昔闻有释子,渡江用杯浮。
栖心向兹地,埋骨在林陬。
驳阴漏斜光,徒欲穷巅幽。
夜还南陵郭,几落猛虎喉。
游隐静山。宋代。梅尧臣。 心存名山久,积岁未及游。将过值风雨,路不通马牛。丁壮四五人,篮轝时更休。转谷逢烟火,下隰多田畴。偃穟黄压亩,刈麻东盈丘。始觉山门深,长松如腾虬。直上百余尺,苍髯叶修修。五峰迎人来,冷逼台殿秋。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缘源至岩口,岩底鱼可钩。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草树不尽识,自起诗人羞。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灵根采九节,试共野僧求。逡巡能致之,衰疾无甚忧。昔闻有释子,渡江用杯浮。栖心向兹地,埋骨在林陬。驳阴漏斜光,徒欲穷巅幽。夜还南陵郭,几落猛虎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山光如爱客,历历送轮蹄。近野黄埃散,遥空翠浪齐。
路移峰欲似,径转日初西。未暇谋登陟,毋云句可携。
西山道中。明代。陈邦彦。 山光如爱客,历历送轮蹄。近野黄埃散,遥空翠浪齐。路移峰欲似,径转日初西。未暇谋登陟,毋云句可携。
老来鹤发更鸡皮,计解曾无六出奇。耕钓云烟三寸管,剪裁风月几联诗。
逢人多谢开青眼,顾我惟惭匪白眉。世路近来虽著脚,不如退步学聋痴。
次程南仲韵 其一。宋代。杨公远。 老来鹤发更鸡皮,计解曾无六出奇。耕钓云烟三寸管,剪裁风月几联诗。逢人多谢开青眼,顾我惟惭匪白眉。世路近来虽著脚,不如退步学聋痴。
不见含愁见耐惊,一波才息一波生。王郎已占痴顽福,石尉偏多恚怒声。
转为情深招分浅,自蒙恩重觉身轻。明眸两剪如秦镜,那用笺书表至诚。
可恨辞八首 其四。清代。孙原湘。 不见含愁见耐惊,一波才息一波生。王郎已占痴顽福,石尉偏多恚怒声。转为情深招分浅,自蒙恩重觉身轻。明眸两剪如秦镜,那用笺书表至诚。
奏赋当年对赭黄,渔樵今日话偏长。青山绿水无穷意,信使人生空自忙。
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 其五。宋代。段克己。 奏赋当年对赭黄,渔樵今日话偏长。青山绿水无穷意,信使人生空自忙。
知近幽人住,溪流觉更清。偶随落花入,忽见群峰迎。
石上迟谁酌,涧边遥独行。烟波三十里,无分与君争。
将至辰山寄勿庵子。清代。叶方霭。 知近幽人住,溪流觉更清。偶随落花入,忽见群峰迎。石上迟谁酌,涧边遥独行。烟波三十里,无分与君争。
不怨耽吟瘦,差胜抱病眠。孤心小虫鸟,万物大因缘。
所托无诸妄,其声本自然。篱花纵疏野,照日颇能妍。
耽吟。清代。姚燮。 不怨耽吟瘦,差胜抱病眠。孤心小虫鸟,万物大因缘。所托无诸妄,其声本自然。篱花纵疏野,照日颇能妍。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
君到扬州见桃叶,为传风水渡江难。
京口送朱昼之淮南(一作寄赠妓人)。唐代。李涉。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君到扬州见桃叶,为传风水渡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