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出自。宋代。程垓。的。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独自上层高楼,极目远望,青山在远方若隐若现。望到夕阳要坠落的时候,还是看不见鸿雁飞来传音信。
独自走下高楼楼下的蟋蟀发出凄怨之声。待到明月高悬时,仍然愁思肠断。
斜阳欲尽:直望到残阳余晖即将完全消失的时候。
西飞雁:从西边飞回的大雁。
蛩(qióng):蟋蟀。
柔肠:女子的情怀。
词人在羁旅行役中故人之思,人在远方他乡,亲人日夜思念,在外待得越久,怀念之情愈浓,故写下此词。该词具体写于何年尚待考证。
参考资料:
1、傅德岷,卢晋主编.《宋词鉴赏辞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第369页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人以时间作为线索,引出登楼少妇心情的变化。
上片写少妇白天上楼盼望。独自上层楼,极目远眺,盼望着夫婿的身影,但茫茫天地间,唯见远山一片。就这样一直望到夕阳西下,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甚至连一点音讯也没有。起首便用“独自”强调女主人公形单影只,未登楼,已见愁。女主人公对外界的其他景物都视而不见,一心寻找的正是那可以传递音信的“西飞雁”。
下片写少妇空望一整天后失落地走下层楼。下了高楼,庭院寂寂,唯有蛩声如泣.此处以将少妇的哀怨融人景物中,蛩声如怨是因为少妇内心寂寞,内心幽怨。下片首句“独自下层楼”与上片首句“独自上层楼”呼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登楼前定有满心期待,而登楼后却只余下满腹愁怨。
这首词以情见长,写出了主人公由盼望逐渐变为失望,再变为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人生水上萍,往来无定根。会合既难常,有怀尝苦辛。
高人美风裁,毓质孝义门。温温富文学,籍籍佳弟昆。
摛辞撷春葩,抗志凌秋旻。忆忝籍湜好,切磋义弥惇。
夜踏麟溪月,晓卧萝山云。年来事分携,欲见邈无因。
长风荡天末,流水行远津。吴蜀隔万里,矫首嗟离群。
怀郑叔度二首 其一。宋代。王绅。 人生水上萍,往来无定根。会合既难常,有怀尝苦辛。高人美风裁,毓质孝义门。温温富文学,籍籍佳弟昆。摛辞撷春葩,抗志凌秋旻。忆忝籍湜好,切磋义弥惇。夜踏麟溪月,晓卧萝山云。年来事分携,欲见邈无因。长风荡天末,流水行远津。吴蜀隔万里,矫首嗟离群。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宋代。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慵至时抛卷,兀然还返观。将腾踏雪杖,先挂切云冠。
鹤径嗟何渺,鸥波讶许宽。野人浑野性,无处动悲欢。
遣怀和丫山二首 其一。明代。黄衷。 慵至时抛卷,兀然还返观。将腾踏雪杖,先挂切云冠。鹤径嗟何渺,鸥波讶许宽。野人浑野性,无处动悲欢。
锦裀方窄簇花毬,羯鼓琼台七宝钩。共按升平新制曲,不同箫索打梁州。
宫词 其八十三。宋代。周彦质。 锦裀方窄簇花毬,羯鼓琼台七宝钩。共按升平新制曲,不同箫索打梁州。
百病相寻体未平,幽怀感物强星星。
地卑积润野梅瘦,岁晚无霜山柿青。
览镜但存心慷慨,杖筇犹觉步竛竮。
如何每事难业进,日废华严千字经。
病后涉园。宋代。郑刚中。 百病相寻体未平,幽怀感物强星星。地卑积润野梅瘦,岁晚无霜山柿青。览镜但存心慷慨,杖筇犹觉步竛竮。如何每事难业进,日废华严千字经。
百尺原头酒色殷,路傍骢马汗斑斑。
别君只有相思梦,遮莫千山与万山。
原头送范侍御(得山字)。唐代。岑参。 百尺原头酒色殷,路傍骢马汗斑斑。别君只有相思梦,遮莫千山与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