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自。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今乐清市淡溪镇)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翁卷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了,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云水才栖息,南林复送行。只因尔我意,互作主宾情。
远树迎风冷,虚舟载月明。已知寻梦趣,渡口暮烟横。
偕指月云岸一晓访顾茂伦。清代。行荃。 云水才栖息,南林复送行。只因尔我意,互作主宾情。远树迎风冷,虚舟载月明。已知寻梦趣,渡口暮烟横。
我昔山中寻紫芝,道遇真人行若飞。自言鍊骨有仙术,曾事神农为雨师。
自从别后三千岁,不住尘寰即方外。我昨题诗遗羡门,为问真人定安在。
答云往日隐东蒙,上下风雨骑苍龙。只今卖药居灵越,来往三吴弄明月。
天上非无十二楼,人间乃复爱沧洲。时时跨鹤乘云气,历览无穷跨九州。
劳生苦为尘缘缚,安得从之超广漠。手折三株海上花,去随鸾凤巢阿阁。
寄萧尊师。元代。陈基。 我昔山中寻紫芝,道遇真人行若飞。自言鍊骨有仙术,曾事神农为雨师。自从别后三千岁,不住尘寰即方外。我昨题诗遗羡门,为问真人定安在。答云往日隐东蒙,上下风雨骑苍龙。只今卖药居灵越,来往三吴弄明月。天上非无十二楼,人间乃复爱沧洲。时时跨鹤乘云气,历览无穷跨九州。劳生苦为尘缘缚,安得从之超广漠。手折三株海上花,去随鸾凤巢阿阁。
十年游历地,客子故难忘。下马寻遗老,开门对夕阳。
一鸠鸣晻翳,数犊卧苍茫。更欲东南望,疏星近鸟行。
天长道中三首 其二。宋代。汪藻。 十年游历地,客子故难忘。下马寻遗老,开门对夕阳。一鸠鸣晻翳,数犊卧苍茫。更欲东南望,疏星近鸟行。
治中长啸得石砚,乞与衰翁一笑开。小试松煤便终日,必知渠是下碞来。
谢寄端砚四首 其三。宋代。曾几。 治中长啸得石砚,乞与衰翁一笑开。小试松煤便终日,必知渠是下碞来。
蝴蝶梦,何处白云乡。金谷辋川皆幻境,胸中丘壑是文章。
把卷足徜徉。
望江南 题有是园图。清代。熊琏。 蝴蝶梦,何处白云乡。金谷辋川皆幻境,胸中丘壑是文章。把卷足徜徉。
帝乡不可期,归老全此身。清风谢流俗,高节抗浮云。
舒啸登东皋,赋诗临涧滨。有酒辄取醉,不负头上巾。
乐天以乘化,超然真达人。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 其十五。元代。陈颢。 帝乡不可期,归老全此身。清风谢流俗,高节抗浮云。舒啸登东皋,赋诗临涧滨。有酒辄取醉,不负头上巾。乐天以乘化,超然真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