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出自。唐代。韦庄。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菩萨蛮:词牌名。
春:一作“风”。
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十八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洛阳才子。这里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的名胜。唐太宗贞观中赐给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有堤与洛水相隔,因称魏王堤。
渌:一本作“绿”,水清的样子。
凝恨:愁恨聚结在一起。
这首词是韦庄在唐僖宗中和年间(公元九世纪)避乱洛阳时的作品。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
参考资料:
1、叶嘉莹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68-170 .
这首词是韦庄在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所以词一开头,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上句写景,洛阳多花,春光确实很好;下句抒慨,洛阳多才子,但他们却因为生不逢时而垂老他乡。洛阳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触发了他的隐忧,可见这位“洛阳才子”此时感慨颇深。这里,“春光好”是淡写,“他乡老”却是重笔,情景两两对举,比照十分鲜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现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却在“他乡”、虽“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读到这里说“可怜可怜,使我心恻”(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可见“他乡老”一语,既是韦庄一类晚唐士人的慨叹,也是历代失意士人胸中共有的块垒。三四句承上,一句写景,一句写心。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贞观中,以赐魏王泰”而得名,它是东都洛阳的游赏胜景。但安史乱后,东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更何况此时游赏,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句中着一“暗”字,虽是烟笼柳堤的实景描绘,但也确是作者的虚笔映衬,从中透露出一种历史与人生的迷蒙感,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时心转迷”的心态。眼前所见的是春光缭乱、烟柳迷茫之景,胸中翻腾的是怀才不遇、心志凄迷之情。眼迷心迷,景迷情迷,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忧伤之中。这也正是他在《中渡晚眺》一诗中所写的“魏王堤畔柳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的情与景,不过这里情景更为密合,意旨更为蕴藉。
过片与首句呼应,具体描绘春光之好:桃花红艳,春水清澈,鸳鸯双双,嬉戏水上,一片明丽的春色,一派盎然的春意。写到这里,作者似乎已从上片心迷之情中解脱出来,陶醉于融洽的春光之中了。其实并不,后面两句说明他又一次以情景的反差来表现自己心理的反差,又一次表达自己的心迷:“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这里,词人面对残晖,一方面是恨意郁结,家国之痛,身世之悲,都化成恨在心头凝结。下一“凝”字,极共沉重。另方面是深切忆念,故国之忆,亲友之忆,都化成怨在心底激荡。下一“忆”字,格外深挚。“君不知”三字,以怨对方的不知、无情、无动于衷,曲折表达自己的忆念之深、之切、之诚、之纯,真是“无限低徊,可谓语重心长矣”(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吴蘅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韦相清空善转”。这首词,以恨转忆,以景迷转心迷,以情景反差转心理反差,就此一端,也可看出吴蘅照说他“善转”是不错的。
洛阳是词人的第二故乡,因而他对洛阳有着深厚的感情。此词开头,即叠用“洛阳”二字,而且突出地把它放在句首,就是这种感情的具现。“洛阳才子”是词人自指,因为他的成名之作《秦妇吟》就是在洛阳写的,并获得了“秦妇吟秀才”的美誉。洛阳的春光好在:一是魏王堤上阴翳的垂柳,上蔽天日,下荫游人;二是桃花水暖,鸳鸯双浴于澄波碧水之中。杨柳依依,更添离别之情;鸳鸯喁喁,益增寂寞之感。这些都是词人在洛阳所习见的景物,因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心底的呼唤。
载酒蓬扉下,烽尘正此时。将军勤破敌,野客废谈诗。
久坐丛花烂,狂歌白氎欹。边尘犹未静,吾敢道归期。
伯常携酒过访僦居。明代。黎民表。 载酒蓬扉下,烽尘正此时。将军勤破敌,野客废谈诗。久坐丛花烂,狂歌白氎欹。边尘犹未静,吾敢道归期。
万里征帆渡越江,兹游奇观世无双。海中蓬岛金银阙,天上玉堂云雾窗。
吾道政须求柱石,诗坛从此避旌幢。青林白谷归休地,怀抱因君得暂降。
赠马易之。元代。张翥。 万里征帆渡越江,兹游奇观世无双。海中蓬岛金银阙,天上玉堂云雾窗。吾道政须求柱石,诗坛从此避旌幢。青林白谷归休地,怀抱因君得暂降。
御盖忽上澶州城,嵩呼动地声雷鸣。孤注一掷得全采,莱公手眼原分明。
不尔六飞走楚蜀,岂待高宗弃雨京。功高谤速易媒糵,好刚使气微骄矜。
瘿相何尝是裴度,文皇早已知魏徵。建储三言决大计,宰相进贤不用例。
大节无惭社稷臣,廷辩翻输雀鼠智。张咏临歧教读书,魏野修笺劝避位。
天书但解献朱能,犊车讵料藏丁谓。蒸羊远饷拂须儿,闭门纵博如当时。
蜡泪成堆醒大梦,犀带束腰知死期。欲拜华州相公墓,请读皇祐旌功碑。
寇莱公墓。清代。汪仲洋。 御盖忽上澶州城,嵩呼动地声雷鸣。孤注一掷得全采,莱公手眼原分明。不尔六飞走楚蜀,岂待高宗弃雨京。功高谤速易媒糵,好刚使气微骄矜。瘿相何尝是裴度,文皇早已知魏徵。建储三言决大计,宰相进贤不用例。大节无惭社稷臣,廷辩翻输雀鼠智。张咏临歧教读书,魏野修笺劝避位。天书但解献朱能,犊车讵料藏丁谓。蒸羊远饷拂须儿,闭门纵博如当时。蜡泪成堆醒大梦,犀带束腰知死期。欲拜华州相公墓,请读皇祐旌功碑。
分外僧家好,如今更住山。都无城市闹,只有水云閒。
打供随缘后,罢参开净间。纷纷底荣宦,何事复相关。
寄仁□。宋代。韩淲。 分外僧家好,如今更住山。都无城市闹,只有水云閒。打供随缘后,罢参开净间。纷纷底荣宦,何事复相关。
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
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之风猷或导鄙人之情志愿宽捷给稍赐披寻 其三。唐代。李昉。 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桃根桃叶斗春葩,《水调》河传穆护砂。
无限江南新乐府,君王独赏《后庭花》。
三阁词(二首)。明代。杨慎。 桃根桃叶斗春葩,《水调》河传穆护砂。无限江南新乐府,君王独赏《后庭花》。
飘零何足怪,丧乱故应宜。
炙手宁为盛,张罗未必衰。
篇章怀杜牧,游说鄙袁丝。
钟鼎山林事,胸中自有期。
清明日席上呈诸友。宋代。李处权。 飘零何足怪,丧乱故应宜。炙手宁为盛,张罗未必衰。篇章怀杜牧,游说鄙袁丝。钟鼎山林事,胸中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