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

译文

柳色深暗

花姿明丽

浓浓一片灿烂春景,

小巧阑干边

刚抽出的花芽如玉簪,

那是羞红的芍药

正暗自结苞含情。

细雨止后

暖风软软里

送来一阵细碎鸟鸣。

白昼缓缓拖长

犹带初情的谈谈春阴。

过去的去了

不必在往事沉溺中低吟。

正是春光和熙

了不牵挂悠闲一身,

只需趁兴游赏

将水榭亭台登临。

啊,处处都寻见

昔日游历的依稀脚印,

无可找寻的

只有失去的少年心。

注释

春事:春色,春意。

簪:妇女插鬓的针形首饰,这里形容纤细的花芽。

风软碎鸣禽:用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的诗句。碎,鸟鸣声细碎。

迟迟:和缓的样子。

  这首词所写的,可能并非词人日常家居的情景,似乎是在他乡做官多年,终于久游归来,或者少年时曾在某地生活过,而此时又亲至其地,重寻旧迹。

  “小阑”两句,画出那小阑干围着的花圃,红芍药长得枝叶繁茂,花儿已经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这亦即是晁补之笔下所描写的春末夏初的景象,“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一栏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金凤钩》)“雨余”句写风声,鸟鸣声,用杜荀鹤《春宫怨》诗意:“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正当雨后初晴,风软烟淡,空气温润和暖。“秦观词亦有“花影乱,莺声碎”之句。鸣声随暖风送入耳际,似挽留、似惋惜,真是“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这里写出春将逝去而光阴犹足可流连。“迟迟日”两句,点明季节特征,是白昼渐长,日影阑珊,即所谓“春欲尽,日迟迟。”“一分阴”,言偶有浮云,瞬即消逝。“犹带”两字,使语气显得宛转,对春欲尽不无怅触而情调并不低沉。季节正当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明,花栏里的红芍药抽出了尖尖的花苞(其状如簪)。这不光由于季节的原因,也由于雨水的滋润。“雨余”二字,虽然到第四句才点出,但这一因素,实际上贯串着整个景物描写。由于春雨之后,天气稳定,风和日丽,鸟雀唤晴,鸣声也格外欢快。一个“碎”字,见出鸟雀声纷繁,乃至多样。春日迟迟,由春入夏,白天越来越长。而湿润的春天,总爱播阴弄晴,“犹带一分阴”,正显出春天雨后景色的妩媚。总之,词人抓住春深和雨后的特点,写出眼前风物的令人流连忘返。

  换头“往事莫沉吟”,起得很陡,从心理过程看,它是经过一番盘旋周折才吐出的。“莫沉吟”,正见作者面临旧游之地对往事有过一番沉吟,但又努力加以排遣,用“身闲时序好”劝自己登临游赏。“时序好”,并非宽慰自己的泛泛之词,从上片写景中,已显示了这一点。“旧游”三句,语意忽又一转,写登临以后触景伤神,心情转向惆怅。刘过《唐多令》结末有云:“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是说美景当前,载酒泛舟江上,但已无法回复到昔日同舟游乐的心情,李攀龙云其“因黄鹤楼再游而追忆故人不在,遂举目有江上之感,词意何等凄怆。”与之相较,本词末尾虽亦写今昔之感,却不用直叙而用深一层写法,先说旧地风光,历历可寻,但仍怅然若有所失,所寻求的究竟是什么,“惟有”两字一转指出纵使风景不殊,但年少登临时那种豪情壮怀,却已随流光而消逝,无从寻觅。放眼四望,春光将尽,不禁百感交集,如今国事日非,虽欲有所作为而不可能。

  词所表现的情绪是复杂的。年光流逝,故地重游之时,在一切都可以复寻、都依稀如往日的情况下,突出地感到失去了少年时那种心境,词人自不能免于沉吟乃至惆怅。但少年时代是人生最富有朝气、心境最为欢乐的时代,那种或是拏云般的少年之志,或是充满着幸福憧憬的少年式的幻想,在人一生中只须稍一回首,总要使自己受到某种激发鼓舞。人生老大,深情地回首往昔,想重寻那一颗少年心,这里又不能说不带有某种少年情绪的余波和回漩,乃至对于老大之后,失去少年心境的不甘,不满。“回来吧,少年心!”词人茫然若失之际,在潜意识里似乎有这种呼唤。可以说,词人的情绪应该是既有感恨,又不无追求,尽管他知道这种追求是不会有着落的。

  词的上片写春深雨后的环境气氛,切合人到中年后复杂的心境意绪,它令人赏心悦目,也容易惹起人感恨。换头“往事莫沉吟”,对于上片写景来说,宕出很远。而次句“身闲时序好”,又转过来承接了上片关于景物时序的描写,把对于往事的沉吟排遣开了。

  “旧游无处不堪寻”,见出登临寻访,客观环境并没有惹人不愉快之处,但语中却带出“旧游”二字,再次落到“往事”上。“无寻处,唯有少年心”,“无寻处”,三字重叠,以承为转,并且大大加强了转折的力量。过去的人生轨迹虽然还能找到,但少年时代那种天真烂漫的活泼之心已无法找到,找得到的东西反而增添,找不到东西的怅惘之情,使读者也不免感慨万分。词就这样一次次地铺展开来,又一次次地收转回来,使诗词既有气势,又把作者通过写词表达的忠情逐步深化了。

章良能

章良能(?~1214),父章驹,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上虞知事。兄良肱,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

猜你喜欢

图史聊足娱,胡为苦多营。

经旬谢宾客,春草当门生。

白发午未栉,青山时独行。

萧萧树上瓢,莫与风俱鸣。

()

西湖

问六桥何处堪夸?十里暗湖,二月韶华。浓淡峰恋,高低杨柳,远近桃花。临水临山寺塔,半村半郭人家。杯泛流霞,板撒红牙,紫陌游人,画舫娇娃。

湖山堂

八窗开水月交光,诗酒坛台,莺燕排场。歌扇摇风,梨云飘雪,粉黛生香。红袖台已更旧邦,白头民犹说新堂。花妒幽芳,人换宫妆,惟有湖山,不管兴亡。

()

玉貌盈盈翠带轻,凌波微

()

族次惊寒食,流年鬓有华。春风吹燕子,初日照梨花。

丘垄天边泪,江湖梦里家。古来词赋客,拓落但长嗟。

()

微燄还凭腐草生,拂帏透隙似含情。竹风池上虽多见,不及房中照独明。

()

问吴宫鹿走是何人,当时为占星。望湖波杳渺,鸱夷一舸,同载倾城。

犹胜沈渊玉冷,剑水吐蛟腥。胥愤千年在,呜咽涛声。

藓蚀荒台琴意,换几番宫徵,尘梦都醒。想西施妆罢,曾对越山青。

倚天风、思随秋远,遣霜红、相伴落烟汀。空题恨、似弹棋局,心事难平。

()

诏书早洗雒阳尘,叔父如王有几人。先帝玉符分爱子,西京铜狄泣王孙。

白头宫监锄荆棘,曾在华清内承直。遭乱城头乌夜啼,四十年来事堪忆。

神皇倚瑟楚歌时,百子池边袅柳丝。早见鸿飞四海翼,可怜花发万年枝。

铜扉未启牵衣谏,银箭初残泪如霰。几年不省公车章,从来数罢昭阳宴。

骨肉终全异母恩,功名徒付上书人。贵彊无取诸侯相,调护何关老大臣。

万岁千秋相诀绝,青雀投怀玉鱼别。昭丘烟草自苍茫,汤殿香泉暗呜咽。

析圭分土上东门,宝毂雕轮九陌尘。骊山西去辞温室,渭水东流别任城。

少室峰头写桐漆,灵光殿就张琴瑟。愿王保此黄发期,谁料遭逢黑山贼。

嗟乎龙种诚足怜,母爱子抱非徒然。江夏漫裁修柏赋,东阿徒咏《豆萁》篇。

我朝家法逾前制,两宫父子无遗议。廷论繇来责佞夫,国恩自是优如意。

万家汤沐启周京,千骑旌旗给羽林。总为先朝怜白象,岂知今日误黄巾。

邹枚客馆伤狐兔,燕赵歌楼散烟雾。茂陵西筑望思台,月落青枫不知路。

今皇兴念穗帷哀,流涕黄封手自裁。殿内遂停三部伎,宫中为设八关斋。

束薪流水王人戍,太牢加璧通侯祭。帝子魂归南浦云,玉妃泪洒东平树。

北风吹雨故宫寒,重见新王受诏还。惟有千寻旧松栝,照人落落嵩高山。

()

随风远度自迢遥,到处生涯香一瓢。紫陌无缘花欲老,云山有恨雪中销。

看残兰菊甘篱落,聊共松杉冷灞桥。皎洁自惊寒色异,春深依旧绿条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