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

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

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

()

译文

如宫殿般的帐幕聚集在高大的嵩山,皇帝游山的场面实在壮观。

清晨云雾连同帐幕涌动卷起,夜间灯火夹杂星光缭绕回旋。

幽暗的山谷千旗出动,天子车驾到来,山中响起高呼万岁的声音。

我随同出游确实值得写诗歌诵,但终究还是缺乏光彩耀天的才华。

注释

扈:随从。登封:在今河南郑州登封市,位于嵩山之南。

帐殿:皇帝出巡时休息的帐幕。郁:积聚。崔嵬:高峻的样子。

山鸣: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祭嵩山,随从者听见山神恭呼万岁。万乘:指天子。周制,天子有地方千里,兵车万辆。乘,古代计算兵车的单位,四马并驾一车,称为一乘。

良:确实。赋:写作。

掞(shàn)天:光芒照天。掞,照耀。

  宋之问的宫廷诗比沈佺期的要复杂些,虽然这仅是在基本一致的风格中所发生的轻微个性变化。他的最好的宫廷诗完全不像应制诗,而是优美自然的抒情诗。这首《扈从登封途中作》是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宋之问在随皇帝登嵩山祭天所作。古代帝王为报答天地恩德,并向天地祈求福寿,常举行封禅大典。在泰山上筑坛祭天为“封”,在泰山下辟地祭地为“禅”,后来扩大为五岳都可封禅。

  整首诗对仗工巧,锦绣成文,充满对武则天的歌功颂德。此诗第六句的“万乘”是皇帝的传统代称,但这里上下文的描写恢复了这一词语本身的某些力量。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游河南洛阳龙门,命随从官员作诗,左史东方虬诗作先成,武则天赐给锦袍,之后宋之问献诗,武则天赞赏其诗句更高,又夺东方虬的锦袍赏给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新秋岭外好回车,水湛长江落木初。已啖离支三百颗,钓竿须鲙四腮鱼。

()

庾郎酝藉本仙材,适自王家池上回。杨柳风前红蜡炬,芙蓉香畔白髯腮。

便摇健笔挥诗藁,仍替衰翁倒酒罍。说与泗州倪发句,梦随淮水向东来。

()

高杨乱石把雕弧,有客频过问壮图。落日中原停万骑,悲风万里下三吴。

台前麋鹿秋相泣,海上鲸鲵夜自呼。闻道中丞新授命,急将戎马救姑苏。

()

文章盖代手,千载柳柳州。

落笔记山水,奇香撼琳球。

开卷一再续,宛若从之游。

历历爽心目,毛发为飕飕。

若人嗜清旷,步履素得幽。

揽胜得枢要,天地不可搜。

巉巉华山孙,藤萝护维陬。

绝顶葺荷盖,风月共夷犹。

物色自飞动,与我相答酬。

千里入睥睨,远眼纵莫收。

凭轩写清绝,文与境趣侔。

柳魂不可招,君几绍前修。

何当弃圭组,从君送清愁。

()

紫陌青丝鞚,红尘白纻衫。谁怜绣户闭香奁。分付一春心事、两眉尖。
怯冷重熏被,羞明半卷帘。欢归斜□□□□。□□□□□□、醉厌厌。

()

杏红似为桃红妒,柳绿浑将水绿争。去日背人来日逼,新愁特地旧愁并。

()

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

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

壮不如人黯自伤,故山久卧益颓唐。懒云暂出难为雨,短发无多况已霜。

纵有安车徵卓茂,却惭荐犊误王阳。惟应头上青天在,每夜盟心艺瓣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