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

译文

傲然不群的官吏悠闲地笑着面对那些皇戚权贵,在西边的江岸伐取竹子,盖起高楼。

清爽的南风自然地吹来,而不用蒲葵扇子扇、那戴着凉帽的人对着水鸥,悠然地睡觉。

注释

王舍人: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傲吏: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达官显贵。

西江:泛指江西一带,其地多竹。起:建造。高楼:指竹楼。

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蒲扇。

纱帽:夏季的凉帽。闲眠:悠闲地午睡。水鸥:即鸥鸟。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89

2、陈超敏.千家诗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10

3、高品贤.《千家诗七绝》书法与解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57

4、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114-115

寄王舍人竹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作者任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刺史时,从题目可知这篇作品是写王舍人竹楼的一首赠诗。

参考资料:

1、陈超敏.千家诗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10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17

  这首诗题为“寄王舍人竹楼”,实际上借对王舍人“竹楼”的赞美,表现了作者蔑视功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的起句“傲吏身闲笑五侯”,所谓“傲吏”,大约指的是那位“王舍人”,他既然身己为“吏”,却丝毫没有俗务缠身,更着不起那些气焰熏天、炙手可热的“五侯”,其生活情趣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战国时期的庄子,曾在蒙(今河南商丘)做过漆园小吏,楚威王欲拜他为相,被他拒绝了。后世遂称他为傲吏,如晋郭璞《游仙》诗说:“漆园有傲吏。”这里将王舍人比喻成庄子。接下来,作者紧扣诗题,写王舍人的“竹楼”。这里作者着重强调了两点:其一,“西江取竹”。西江历来为产竹之地,而竹却又被视为“岁寒三友”之一,既“直”又有“节”,所以作者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却是在写这位“傲吏”的品格。其二,“起高楼”。本来,以竹为楼,不可能搭得很高,但作者特意拈出“高”字,一下仅能进一步暗示这位“傲吏”非同一般,同时也为下文的“南风”徐来打好了基础。

  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在写竹楼内的生活,实际上仍在写这位“傲吏”蔑视功名、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南风不用蒲葵扇”,一是说“傲吏”在竹楼上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南风,其悠然自得、无争无竞的心情显而易见;另外,它还隐隐借用了“南凤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之句,巧妙地说明只要沐浴王风,宣扬教化,自然可以使所治之民安居乐业,无需多费精神,碌碌多劳。而“纱帽闲眠对水鸥”句,则更进一步写出这位“傲吏”的心态:他头戴“纱帽”,悠然地对着水鸥入睡。此处的纱帽,是指平民和官吏均可戴的凉帽,与后世的“乌纱帽”即官帽不同。纱帽作为官帽,那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唐宋人诗里,纱帽则多指夏季戴的轻便帽子,官民皆可戴。如白居易《夏日作》诗:“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水鸥”在这里可能暗用了典故,据《列子》记载,从前有人在水边每日与鸥鸟为戏,鸥鸟飞临其身而不惊怕。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也用这个典故。当然,此处说他没有用典也是可以的,水鸥在水边自由自在,悠然起飞,与王舍人与世无争的心境正相契合。用典而使人不觉其用典,正是诗家推崇的一种入化的境界。诗人对王舍人的生活情趣及他的竹楼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也就等于表白了自己的心迹:他不仅是这位“傲吏”的知音,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向往这种生活。

  这首诗运用了一些典故,对丰富诗歌的内涵、深化诗歌的主题,具有明显的作用。全诗意蕴丰美,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连鸡策士有阴谋,从楚微闻欲背周。四郡从来为左翊,九夷何处著欧洲。

徙薪曲突君终谅,揖盗开门我定忧。崇礼门前重回首,出城江水正悠悠。

()

旌旗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泪怨离居。喜子垂窗报捷书。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一斛明珠换绿珠。

()

春风苑路百花枝,犹记青袍上第时。喜事为君尝把酒,交情虽我亦哦诗。

传砻梅畔看新筑,鹫岭松间觅旧题。别后相逢乃如此,人生难得是襟期。

()

远眺成高陟,因之解睡魔。碧天秋水渺,戏树夕阳多。

列岸摇酤旆,连舟起棹歌。欣逢谢康乐,吟啸更如何。

()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

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幸得汉皇容直谏,怜君未遇觉人非。

()

早春天气半晴阴,坐隔宫墙望上林。御水有波皆浴凤,官桥无柳不拖金。

相风竿直青云近,井干楼高绿雾深。朝路暮归尘更合,五方调马出骎骎。

()

月下开尊隔岁馀,岭头逢驿折梅初。书邮念我依庐岳,剑气烦君望斗墟。

赴陇鹤书南去暮,经年鱼素北来疏。尔家不用轻弹铗,代舍终看出有车。

()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领山。

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従戎拟学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