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一个古老的神话,《诗经·大东》就有了织女与牵牛两星分居银河两旁的叙述。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形成了故事的大致轮廓。以后在《岁华纪丽》、《尔雅翼》及六朝梁殷芸《小说》(《月令广义》引)等书中,关于这个神话的记载渐趋完整。到近代,流传于民间的,更是丰富充实,积极健康,成为脍炙人口的一则古代神话。由于这个神话在诸书中一般是以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只能在一年一度的七夕靠鹊桥相会,终究被蒙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因此历代文人经常借这个神话故事来抒发离愁,陈师道的这首《菩萨蛮·七夕》也并不例外。

  词的上片写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起句:“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是说平日牛郎织女在天河两侧,不得相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只有到了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由乌鹊架桥,在天河相会。“东飞乌鹊西飞燕”,状乌鹊和燕纷纷前来架桥的忙碌场景,这也是让牛郎织女克服“盈盈一水”的阻隔而相会聚首的唯一条件。经年不见,只能隔河对泣;此时相逢,相见自然恨晚。“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衬托了两人盼望见面的急切心情,也隐含了历经劫难的艰苦历程。香车,泛指古代贵族妇女的专车,梁孝元帝《车名诗》:“佳人坐椒屋,按膝对兰薰,绕砌萦流水,边梁图画云,锦色悬殊众,衣香遥出群。”这里指织女所乘之车。河汉,即天河,《广志》:“天河曰银汉,又曰银河,亦曰天汉、天津、绛河、明河。”

  下片以“离愁千载上”换头,抒发天上“不似人间”的感喟。牛郎织女的悲剧,其核心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千载悠悠,离愁绵绵。远隔天一方,“相远长相望”,这是何等的憾事。但是,“相远”犹能“长相望”,“人间”却“回头万里山”,连“长相望”亦不得,这种“终不似”就显得越加沉痛了。得到这个结论以后,“回头万里山”,对坎坷不平的人间,一种夹杂着钦羡和惆怅的复杂心情不免油然而生。据《宋史》载,陈师道“高介有节,安贫乐道”,平时常“终日不炊”,死后由友人“买棺敛之”。这首词作,作者恐怕也有借天上的牛郎织女的悲剧来衬写人间无数悲剧的意思。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猜你喜欢

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

公来不来客亦行,上江船逆下江轻。空闻此日悲吟在,谁问从前太瘦生。

竹月晓沉山阁冷,石坛秋老菊花清。人生佳会真难必,十度商量九不成。

()

秋眉碧。月明几夜流黄织。流黄织。谁家阑角,乍飘风笛。

锦机羞镊鹣鹣翼。远书漫说长相忆。长相忆。玉笼愁绝,相思声只。

()

淮楚年年一番秋,西风惯识古谯楼。

金汤城壁休清野,玉帐英雄未白头。

霜草万家人冷落,冻云千叠雁绸缪。

中原日即难修整,且对屯兵说近愁。

()

双鹤西南来,盘空结俦匹。悬岩下无地,万古人罕悉。

中有兜罗绵,如鹤飞飞出。我欲乘之起,自试凌空术。

凤皇导我前,虬龙为鼓瑟。忽觉钟声动,仙乐诎然毕。

再拜语诸真,长愿无相失。浣衣赤城霞,晞发榑桑日。

()

萧飒晚风凉,高杠引旆长。岭云残宿阵,陵日湛晨光。

已作依刘表,终须问葛疆。俯身驰万里,未觉鬓毛苍。

()

瞻荆颍兮盘盘,悲淮流兮潺湲。

彼何人兮独安,此何人兮独难。

悼哲人之不反兮,抗灵辔于江干。

()

醉乡即是无何有,欢伯相招归去休。

全以个中为境界,更于底处觅温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