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张栻的《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

译文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注释

立春:阳气回苏的开头,也是一年的最后月份。代表着春季的开始。偶成,即偶有所感而成。

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从节气上说,立春即是一年之始,但在历算上,立春之日可能赶在上一年的腊月下旬,即在上一年未尽之时,新一年的春天就已经来到了。古人认为律属阳气,吕属阴气,各代表一年的六个月,律回阴往即言立春。

岁(suì)晚:年终。

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如动植物、水、山等等。

生意:生机、生气。

满:遍布,充满。

参(cēn)差(cī):高低不齐。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

参考资料:

1、汤霖.千家诗注析.1982年05月第1版:甘肃人民出版社,17-18

2、薛晴.四季古诗选译.广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04月第1版,4

立春偶成 创作背景

  诗人是四川人,立春之时,北方仍是冰天雪地,南方已是冰霜稀少,草木发青,略见春意了,风也暖了,水也绿了。所以,此诗是诗人有感而作的南方立春日感怀诗。

参考资料:

1、薛晴.四季古诗选译.广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04月第1版,4

  诗的前二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写立春节气到来时的景象:冰霜渐渐融化,暖气渐渐回生,冬眠的小动物蠢蠢欲动,花草树木都感觉到了春的信息,万物仿佛从沉睡中睁开了朦胧的眼睛,看着时令的更新,考虑着迎接新春的到来。“冰霜少”,透露出立春以后天气逐渐暖和。“草木知”,透露出冬眠的蛰虫将要苏醒,草木将要萌发抽芽。

  诗的首句写出今年立春的特殊性,在旧岁未尽时已经“律回”,抓住冰霜渐少作为春意萌动的表征,写冰霜显得比往年要少。次句写自然界的变化,以拟人笔法写草木发绿,以代替具体的描写,最先告知了春天到来的消息。

  后两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写诗人的悠然遐想:诗人不再有残冬寒冷瑟缩的感觉,走出室外,满目清新,似乎看见了萋萋芳草,灼灼红桃,碧烟轻浮,莺歌燕舞,鹅鸭戏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致。回到眼前,只见宽广的湖面上,东风轻拂,波纹粼粼,水天一色,远帆点点。这就使人进入了一个现实的立春境界,向往着那万紫千红、充满生意的春天早日到来。“生意满”,让读者从中隐现看到茸茸芳草,碧烟轻浮,千红孕苞,鹅鸭戏于晴江,好鸟翔于佳木,春意盎然,处处生机勃勃的景致。

  诗的三、四句,诗人借立春来阐发自己的人生哲理,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注意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融情人景,十分形象。末句描绘了春水春风的生动景象,使全诗增色不少,读来如沐春风,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个“满”字,把春意写尽,也进而折射出了诗人欣慰的心态。

  诗人从立春这个节日“阴极阳生”的特点,命意也不过说“一阳复始,万象更新”。但诗人在内容上略加提炼,在表达上以“春才到便觉得生意满”的“夸饰”手法,预示春浓的景象,以显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春天美景的爱好,使人默默地意会到,诗人所热情歌颂的是:只要有积极的因素,便会有积极的反应。

  此诗形象地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所见所感,语言朴质清新,以景句结尾,意味无穷。感情丰富,比喻形象,给读者以生机盎然的感觉。诗人捕捉大地回春景象,眼光敏锐,诗语生动,表达的是一种欣喜的心情。在写法上,对仗工整,用词传神,而又不露斧凿痕迹。

  全诗以“律回”为契机,律一回,就冰霜少,则春天的温煦可知;“春到人间草木知”,以拟人化的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颇含韵外之致,与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句“东风吹水绿参差”,亦是状物准确生动的好句。以绿波荡漾,把视野引入水天相接的境界,以景结,面余味无穷,给人以开朗畅快的感染,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悠然自得而又有无穷遐思。

张栻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猜你喜欢

豪士不受羁,自然远俗格。貌兄以青莲,疑也何其特。

索米长安中,与兄安苦节。坐对亦何言,乃心如皓月。

穷交世莫骇,狂起天应悦。惠我生日诗,筵间飞白雪。

坐此不知寒,朔风徒栗烈。

()

名尘愧屡拂,世垢思一浣。急索胫已肿,虚惊背独汗。

窘步裁免跌,高谈卒成谩。辰去将奈何,磨头髻如弹。

()

龙锺七十岂前期,矮帽枯筇与老宜。

愁得酒卮如敌国,病须书卷作良医。

登山筋力虽犹健,闭户工夫颇自奇。

今日快情春睡足,卧听檐鸟语多时。

()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罔象来,忽得仙灵宅。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炼玉液。

()

矻矻官曹兴易穷,得闲何惜一樽同。

傍愁边到无恶客,从竹间来皆好风。

胜日诗狂输酒圣,转头渭北复江东。

雕鞍未作扶携去,更放兰缸子夜红。

()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

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

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

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竹篙桂楫飞如箭,

百筏千艘鱼贯来。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夜舟过此无倾覆,

朝胫从今免苦辛。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

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