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

译文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

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

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注释

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

并:更。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迥:高远。

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越鸟:南方的鸟。

晚晴 创作背景

  李商隐自开成三年(838)入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入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这首诗即是在此背景下写成。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李翰.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3-85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首联说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时令正值清和的初夏。乍读似不涉题,上下两句也不相属,其实“俯夹城”的“深居”即是览眺晚晴的立足点,而清和的初夏又进而点明了晚晴的特定时令,不妨说是从时、地两方面把诗题一体化了——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

  初夏多雨,岭南尤然。久雨转晴,傍晚云开日霁,万物顿觉增彩生辉,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爽。这种景象与感受,本为一般人所习见、所共有。诗人的独特处,在于既不泛泛写晚晴景象,也不作琐细刻画,而是独取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虚处用笔,暗寓晚晴,并进而写出他对晚晴别有会心的感受。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诗人触景兴感,忽生“天意怜幽草”的奇想。这就使作为自然物的“幽草”无形中人格化了,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诗人自己就有着类似的命运,故而很自然地从幽草身上发现自己。这里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他在为目前的幸遇欣慰的同时不期然地流露出对往昔厄运的伤感,或者说正由于有已往的厄运而倍感目前幸遇的可慰。这就自然引出“人间重晚晴”,而且赋予“晚晴”以特殊的人生含义。晚晴美丽,然而短暂,人们常在赞赏流连的同时对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与怅惘。然而诗人并不顾它的短暂,而只强调“重晚晴”。从这里,可以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颈联则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这样虚实疏密相间,诗便显得弛张有致,不平板,不单调。雨后晚晴,云收雾散,凭高览眺,视线更为遥远,所以说“并添高阁迥”(这高阁即诗人居处的楼阁)。这一句从侧面写晚晴,写景角度由内及外,下句从正面写,角度由外及内。夕阳的余晖流注在小窗上,带来了一线光明。因为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而柔和,故说“微注”。尽管如此,这一脉斜晖还是给人带来喜悦和安慰。这一联通过对晚景的具体描绘,写出了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把“重”字具体化了。

  尾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巢乾”、“体轻”切“晴”,“归飞”切“晚”。宿鸟归飞,通常是触动旅人羁愁的,这里却成为喜晴情绪的烘托。古诗有“越鸟巢南枝”之句,这里写越鸟归巢,带有自况意味。如果说“幽草”是诗人“沦贱艰虞”身世的象征,那么,“越鸟”似乎是眼前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

  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人也许本无托物喻志的明确意图,只是在登高览眺之际,适与物接而触发联想,情与境谐,从而将一刹那间别有会心的感受融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所以显得特别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南坛将十里,节候届春分。驾拂苍龙气,旗翻白鹄云。

金鍪环七萃,玉勒控千群。再睹胼胝后,教人四体勤。

()

讯毗陵、乌衣甲第,投闲正属雄思。金鳞直透千重网,霞气赤城遥驶。

良健矣。好不涉程途,幻出莲花水。名山社里。怪采菊狂生,蜉蝣晋宋,亲执远公袂。

情偶结,乐土移归瘠里。溪田雀啄香米。儒门淡泊相传久,那得无人飙起。

奇特事。本李耳衔杯,却见瞿昙醉。逢场曰寄。贵出匣吹毛,弥天伎俩,重把马驹繫。

()

暂辞城郭去,杳杳入藤萝。海气连空迥,岚光拂树多。

鸟啼山客醉,叶动野猿过。向夕闻清磬,其如客思何。

()

昔余过稚齿,从师昧知奥。徒怀利物心,不获藏身宝。

曳娄一缝掖,出处劳昏早。醒醉迷啜哺,衣裳辨颠倒。

忠诚贯白日,直已凭苍昊。卷舌堕谗谀,惊波息行潦。

衰禽识旧木,疲马知归道。杨柳长庭柯,兰荃覆阶草。

旌旄光里舍,骑服欢妻嫂。绿鬓绝新知,苍须稀旧老。

冠緌身忝贵,斋沐心常祷。笙磬谅谐和,庭除还洒扫。

栖迟还竹巷,物役浸江岛。倏忽变星霜,悲伤满衷抱。

()

楚山造天,楚水扬波。轻舟良马,败亦孔多。二物不备,将奈楚何。

行得不得,寄言尔哥。

()

灵河七夕巧云稠,坠露声清夜得秋。

月冷桂花飘左界,山寒荔子落东瓯。

人怜纨缟裁衣袂,谁借蒲葵剪扇头。

竹影近窗砧杵急,梦随南客问行舟。

()

既雨饶春色,游丝空际飏。莺簧调柳陌,蝶粉腻花房。

日度迟迟影,炉焚细细香。为防风雨至,静坐惜韶光。

()

宿草已乾几岁,前缘未了三生。旧时风月少年情,絮影萍花无定。

莫问海棠开否,捲帘浑觉心惊。翻书泼茗事零星,剩忆小楼人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