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王维的《伊州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

译文

在清风明月之夜,我想念你极了。浪荡的人啊,你从军十多年了。

你出征时,我再三嘱咐过你了,当鸿雁南归时,你千万要托它捎封家信回来啊!

注释

伊州歌:乐府曲调名。王维的这首绝句是当时梨园传唱的名歌,语言平易可亲,意思显豁好懂,写来似不经意。这是艺术上臻于化工、得鱼忘筌的表现。伊州: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哈密县。

“清风”句:此句《乐府诗集》作:“秋风明月独离居。”以乐景写哀,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只能给独处人儿增添凄苦。苦:极甚之词。苦相思:相思之极。

荡子:指丈夫。

从戎(róng):从军。

十载馀(yú):极言其从戎之久。

征人:丈夫。

数:屡次,常常。

附书:《乐府诗集》作“寄书”。

参考资料:

1、张毅选注.历朝闺怨情爱诗:华夏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119-120

2、刘逸生.中国历代诗人选集 王维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47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这种借“清风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别就是十来年,可见“相思”之“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女主人公盼望期待之急切。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末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邮递条件远不那么便利;最初几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后就难说了。久不写信,即使提笔,反有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干脆不写的情况也是有的。至于意外的情况就更难说了。可见,那女子旧事重提,不是没有原因的。“苦相思”三字,尽有不同寻俗的具体内容,耐人玩索。

  进一步,还可比较类似诗句,岑参《玉关寄长安主簿》:“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张旭《春草》:“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岑、张句一样道出亲友音书断绝的怨苦心情,但都说得直截了当。而王维句却有一个回旋,只提叮咛附书之事,音书阻绝的意思表达得相当曲折,怨意自隐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诗艺术构思的巧妙,主要表现在“逆挽”的妙用。然而,读者只觉其平易亲切,毫不着意,娓娓动人。这正是诗艺炉火纯青的表现。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燕京陌上送周郎,归到西湖春草长。

清夜开樽多旧侣,满船歌管月如霜。

()

历眼旬馀半,终宵月在天。若将今岁看,仅有此番圆。

寒逼鸿洲外,光摇蚁瓮边。家山千里远,应共一婵娟。

()

踏杀马驹无觅处。指点当前,的的西来路。万水千津君荐取。

些儿閒话如何举。

已自无家谁绊汝。揽镜看云,不是功名误。明日淮山听夜雨。

扁舟满载春愁去。

()

寒风转平林,密雪吹重裘。游子当北征,朝曦趣行辀。

人生会有别,一诀宁复愁。念君最少孤,束发勤清脩。

寿母岂不力,白发今满头。功名唾手事,岁月逝欲流。

长安小车儿,哆口笑土牛。君才岂不高,逸气横九州。

弊帚已千金,白璧价未酬。愿言慎行李,去去君勿留。

()

无数菰蒲间藕花,万丝垂柳曳风斜。

竹篱茅舍浑如画,最爱桥西第一家。

()

白露褪红衣,亭亭挺寒碧。污泥乍相辞,众果何敢敌。

倒持若覆杯,平放如架帻。折茎脆连丝,啖实甘流液。

味带湖波鲜,态含溪雨侧。蜂巢开户牖,蚕茧谢洴澼。

倩兮笑靥多,骈尔钉头积。谁知心独苦,却讶纹常襞。

樽前忆吴歌,老去伤国色。何惭登鼎俎,自可利胸膈。

载来马蹄圆,剜出鱼眼赤。谪仙号犹存,濂溪爱非假。

奴视栗与梨,句赏主为客。时新想南濠,土产誇东漷。

水神怒擎拳,溪女采留迹。感子遗瑶琼,深情在乡邑。

()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

国破兰香已半消,侯门谁复赠虔刀?颇怜宦拙同牛皂,正觉官閒似马曹。

濩落籯金应易散,陆沈囊粟恐难叨!相携赖有红颜在,枚叔游梁兴尚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