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

译文

我送你东归,相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戍守天涯的人只我一个没有回归。

封将军兵败被削官,我又将依靠谁呢?

梦里来到一片湖水山光十分开阔之处,家书写好了,却难觅凭寄的大雁。

幸好你我两家庭院邻近,你如今回去正好顺路帮我捎份家书。

注释

四镇:即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薛侍御:生平不详。

门客:僚属,此处为诗人自指。

书:书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相传大雁善传书信。典出《汉书·苏武传》。

柴扉:柴门,这是岑参自指己家。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01-202页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或756年(天宝十五年),封常清兵败削官之后,诗人感到更加孤单,无所依靠,因而诗中多漂泊之意。

  当时,安史之乱初起,天下为之骚动,边塞也不得安宁。在此人心惶惶之际,久居塞外的诗人自然黯然神伤,更兼送友东归,孑然自处,因此说“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诗人供职封常清幕府颇见任用,可是如今封常清兵败洛阳,被削去官职,诗人不由有物伤其类、痛失知己之感,故曰“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觉得无所依傍,孤单伶仃。意即路途遥远,信息难通,愁郁之情无可排遣。“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两句是诗人强自安慰之语,实则是心伤故人远去后,自己将更加孤独,思乡之情将更加浓烈。全诗言辞凝滞,愁肠百结。读来感人肺腑,令人满目凄然。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抑奢以从俭,去伪以返淳。咀嚼六经髓,呵为天下春。

()

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千门柳色连青琐,

三殿花香入紫微。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岩下偃荆扉。

()

飞龙在天今十祀,重译来庭无远迩。

川珍岳贡皆贞符,神驹跃出西洼水。

拂郎蕞尔不敢留,使行四载数万里。

乘舆清暑滦河宫,宰臣奏进阊阖里。

昂昂八尺阜且伟,首扬渴乌竹批耳。

双蹄县雪墨渍毛,疏騣拥雾风生尾。

朱英翠组金盘陀,方瞳夹镜神光紫。

耸身直欲凌云霄,盘辟丹墀却闲頠。

黄须圉人服尨诡,亸鞚如萦相诺唯。

群臣俯伏呼万岁,初秋晓霁风日美。

九重洞启临轩观,衮衣晃耀天颜喜。

画师写仿妙夺神,拜进御床深称旨。

牵来相向宛转同,一入天闲谁敢齿?我朝幅员古无比,朔方铁骑纷如蚁。

山无氛祲海无波,有国百年今见此。

昆仑八骏游心侈,茂陵大宛黩兵纪。

圣皇不却亦不求,垂拱无为静边鄙。

远人慕化致壤奠,地角已如天尺只。

神州苜蓿西风肥,收敛骄雄听驱使。

属车岁岁幸两京,八鸾承御壮瞻视。

《驺虞》《麟趾》并乐歌,《越雉》《旅獒》尽风靡。

乃知感召由真龙,房星孕秀非偶尔。

黄金不用筑高台,髦俊闻风一时起。

愿见斯世皞皞如羲皇,按图画卦复兹始。

()

天上玉麒麟,横秋爽气新。

书痴心笃好,彩戏日长春。

直去攀丹桂,须为近紫宸。

外家多庆事,接武有名人。

()

末行陶令里,早自惯舁篮。米市呼干许,香城访晋昙。

神游青黛岳,诗到碧云庵。不管冲寒去,乘风破晓岚。

()

宋祠王水部,庭柏岁能深。老狎冰霜色,寒窥天地心。

夜根回虎攫,秋牝发龙吟。莫作明堂思,馀生恐见侵。

()

谁道江南要雪难,半春犹得倚楼看。却遮迟日偷莺暖,
密洒西风借鹤寒。散漫不容梨艳去,轻明应笑玉华干。
和来琼什虽无敌,且是侬家比兴残。

()

全殿朱表引陛前,紫微清跸从乾旋。登庸已卜璿玑正,顾命先从玉凡传。

雨露恩垂周壤遍,星辰影动泰阶连。词臣况有如椽笔,好学压褒颂得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