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

译文

这世间充满闲愁,所见所闻没有乐事,皆是悲苦。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呢。

浅酒无别人可劝,惟你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春天将尽,东边的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2] 

“身外”二句:一作“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稀,一作“移”。

细从今夜数:一作“试从今夜数”。

相会:相聚。

浅酒欲邀谁劝:一作“浅酒欲邀谁共欢”。

东溪:泛指风景美好的地方。近,一作“尽”。

参考资料:

1、陈寂撰.二晏词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06月第1版:第50页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创作背景

  这首小词是酒席间的赠人之作,多是为友人所作。《小山词》中多写爱恋相思,此篇则例外。

参考资料:

1、紫陌著.人间何处著相思 晏几道词与情的绝世传奇:凤凰出版社,2011.08:第248页

  小晏多愁善感,对于人生,总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欢会之际难遣闲愁,春日临近顿生希望,悲愁与欢乐,聚合与离散,总是此消彼长起伏回旋,在他的心灵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澜。这首《临江仙》词,就可以看作是他的感情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词的上片写的是与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欢会,却以“眼中欢事常稀”来表现,使欢乐也蒙上一层愁苦的阴影。因为聚会稀少,故而特别珍惜;因为珍惜,故而更怕这段欢事的终结;因为怕它终结故而要仔细地数一数究竟还有多少个相聚的日子。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细腻的心理活动,很是耐人寻味。

  下片当以“东溪春近好同归”为核心,表述了作者对生活的取向和希望。“浅酒”与“深情”两句,就其句式与内涵而论,又是相互纠葛在一起的,这种笔法,本是《临江仙》词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写作要求,其间有对比,有连结,或为对仗,或为互文。这两句是说:浅酒无别人可劝,惟君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惟君能知。这样就把席间欢会的主客双方的亲密关系交代了出来。“东溪”,即东边的溪山,泛言风景秀丽之处,并不是实有的地名。选个好去处,携同归隐共赏春光,也就不会再有异地分离的情况了——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最后两句是由“春近”二字引发出来的想象中的东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用十个字总写春景,并不容易。选材欲其美,大概至少须得做到这么几点方能合乎要求。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猜你喜欢

海潮新染血流霞,白日啾啾万鬼嗟。官司却恐君王怒,勘报疮痍四十家。

()

禅房寂寂水潺潺,涧草岩花点缀间。

忽有仙禽发奇响,频伽来自补陀山。

()

虎是何年踞,名存迹已亡。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池暗生寒气,台空夕供阳。

更无人吊古,来只为春茫。

()

声引秋丝逐远风,月轮移出上阳宫。病来旅馆谁相问,玄发侵愁忽似翁。

()

一阁纳万象,危阑俯渺茫。

白沙难认月,黄叶易为霜。

宿鸟投烟屿,归樵趁野航。

孤吟谁是伴,渔笛起沧浪。

()

南阳有布衣,抱膝本无欲。亦惟宁淡胸,久筹当世局。

三顾入其心,三分为鼎足。古人成一事,良繇心所触。

吁嗟炎鼎微,岂非隆中辱。煌煌帝室英,苦向耕庐告。

感激遂驱驰,此躬安可赎。当时梁父吟,已作众思录。

()

莫恃昆仑峻,闲观高附兵。萧墙荆簇满,卧榻虎横行。

白骨撑星帜,烟荒隔汉营。固疆能不慎,奇计待陈平。

()

系马道边树,杖藜坡外冈。

风来花自笑,露过草犹香。

乐事论三月,吟怀骛八荒。

时平那有感,双泪肯浪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