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

译文

站在高高的石头城上,放眼望去,苍天的尽头与吴、楚两国连接在一起,一片空旷。昔日六朝胜地的繁华,如今已荡然无存,只有江河青山依旧。遥想当年,战火纷飞,硝烟不断,生灵涂炭,白骨遍野如雪。多少英雄豪杰都已经随着时间的长河席卷而去,只有浩瀚的长江依然奔腾不息,滚滚东流。

孤寂的行宫内院,东风吹过,昔日皇帝车架经常碾压的道路,早已是年年岁岁芳草萋萋。每当日落天黑的时候,松树林里空寂冷落,只见幽幽的冥火时隐时现。可在当年有多少如花似玉的歌妓舞女在这里青丝变成了白发,送走了一世的青春年华。如今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已消逝,给人留下的只有无限的伤感。

注释

⑴念奴娇:词牌名,因全词共一百字,又称百字令。

⑵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

⑶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放眼望去,天边连着吴楚,天地相接,一片空旷。吴楚,今江、浙一带地区。

⑷六朝形胜: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地形优越壮美。

⑸蔽日旌(jīng)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这三句话写战争的激烈场面。旌旗,泛指旗帜。樯橹,桅杆和划船工具,这里代指船只。

⑹江:长江。

⑺避暑离宫:在离宫避暑。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⑻东风辇(niǎn)路,芳草年年发:东风吹到皇帝车架走的路,每年都长出青草。辇路,宫殿楼阁间的通道。

⑼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日落以后,松树林里没有人,只见鬼火时隐时现。松径,松林间的小路。明灭,忽隐忽现,时隐时现。

⑽尊(zūn):同“樽”,酒杯。

⑾繁华:鲜花盛开,喻青春美丽。

⑿暗换青青发:乌黑的头发变灰变白。

⒀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这句话用刘禹锡《石头城》“淮水城头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说明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已消逝。秦淮,流过石头城的秦淮河。

参考资料:

1、申维辰主编,无明文学 第四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260页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创作背景

  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词人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在金陵各地游玩时,见古迹依稀,往事萦怀,诗情时涌,留下了不少有关金陵的诗、词,本篇只是其中的一首。

参考资料:

1、赵其钧著,中国古典诗词曲鉴赏,黄山书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325页

  这首词步宋代苏轼《赤壁怀古》词韵而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借助对“六朝形胜”及其历史遗迹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吊古伤怀的情感。同时指出,是由于战争,才破坏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全词抚今追昔,格调苍凉,以一组富有悲剧意味的景象,写出风云易逝,青山常在的感慨。

  上片主要写白日登眺时的所见。

  开头三句为总写。“石头城上”点登临地点,人手擒题,落笔不凡。“天低”,写眺望之遥远;“吴楚”,写地域的辽阔,前边着一“望”字,说明石头城虽是六朝故都,但“六代繁华”已空无所有。这三句欲抑先扬,自然地过渡到六代繁华衰歇的叙写上去。

  “指点”二句,承“眼空无物”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诸葛亮说:“钟阜龙皤,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见伏朝事迹》)这两句则说,昔日的“六朝形胜”已不复见。这样写,既见出了六朝繁华的衰歇,又进一步落实在“眼空无物”的“空”字上,运笔细密。

  “蔽日”五句,由今而昔,由实而虚,转入对六朝南北割据的描写。回首往事,六朝以来的统治者们,不论是梁陈还是宋元,为争取天下,他们都以长江为界,互相攻伐,不知有多少士兵化为白骨,也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消磨”了宝贵的青春。这五句,既反映了历代统治者互相攻伐的残酷,又揭示出“六代繁华”衰歇的原因,生动深刻,令人回味不已。

  下片主要是月夜抒怀。

  前五句复由昔而今,从王室衰落、宫廷荒芜方面更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这五句是说,旧日帝王们避暑的离宫已寂然无人,“辇路”上年复一年长满了荒草,入夜后松径里便空无一人,“鬼火高低明灭”。作者抓住了几个生活片断,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变成一片废墟和残破不堪的景象,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

  后五句抒发吊古伤怀之情。虽然自己生活在“歌舞尊前”,但功业未就,青春在不知不觉之间逝去,头发变白。回首千古往事,只有对着秦淮明月,暗暗“伤心”而已。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风雨天涯怨亦恩。飘摇犹有未消魂。能禁寒彻是情根。

月作眉颦终有望,香馀心字索重温。不辞痴绝伫黄昏。

()

后山客馆报聘礼,野寺僧瓯当酒茶。

云未散屯知候雨,溪唯贪涨不容沙。

草间翁仲今尘迹,雪后江梅是故花。

一扫穷愁无不足,方知谋醉是生涯。

()

却忆东舟去若仙,江亭分袂忽经年。春风境上无多地,夜月湖中共一天。

海阁坐观涛拥鹭,山堂吟听漏移莲。新诗往复交情见,巨集成来已百篇。

()

自昔称王谢,於今亦盛门。

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书史辛勤学,文章苦死论。

都然莫施设,恨尚九原吞。

()

保和新殿丽秋晖,诏许尘凡到绮闱。雅燕酒酣添逸兴,玉真轩内看安妃。

()

削篾作灯环。半度饥寒未觅欢。多谢邻家情意好,般般。

卖断街头树一幡。

正拟暂时安。炮击江城欲避难。能有几家灯火夜,阑珊。

蜡泪知情带笑看。

()

柴门青对野,吟眺澹忘归。树晚明霞缀,沙晴翠羽飞。

山林吾志在,天地此生微。扰扰人间世,风尘今息机。

()

碌碌无用智,玩此方罫间。君乘百战馀,胜气不可攀。

拙速亦天幸,出奇犯险艰。数俘效军实,斥境除边关。

捧觞跪进养,座客欢解颜。安得百壶酒,使君酩酊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