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展开阅读全文 ∨

芙蓉楼送辛渐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猜你喜欢

东汉尚名节,矫枉或过之。吾观晋王祥,其行何足师。

寒冰岂容卧,陟负非其时。不见姜诗妻,诚感天自遗。

惟孝本庸行,夫岂事诡奇。良由心好名,姑作不情为。

不然临深戒,在彼非不知。守身义孰大,出处偏多疵。

扬雄莽大夫,著书拟《论语》。韩偓拒朱温,诗丽若好女。

两人使不仕,美恶何由著。必谓佻达流,名教非所与。

定论及盖棺,品节悬几许。孰为旋风蓬,孰作中流柱。

圣哲固知人,弗由言貌取。奈何后世士,凭文以荐举。

()

浪暖桃花照紫袍,春风两两送轻舠。酒醒画栋珠帘卷,月满清溪夜笛高。

树尚栖鸾思往事,文余吐凤忆鸣皋。雨香云淡无寻处,林下琴书雅自操。

()

看灯节,忆煞去年中。仲虎蹒跚行未稳,季龙娇小语初工。

也解戏鱼龙。

()

蓬山沦没阻东归,看惯年年海水飞。剩有壶公教地缩,更无苌叔与天违。

箖箊落日神猿哭,苜蓿秋风虏马肥。今日秦庭非复昔,休将九顿拜无衣。

()

黄梅席上数如麻,句里呈机事可嗟。直是本来无一物,青天白日被云遮。

()

凫渚斜通鹤径,水亭静对林扉。群峰云际相待,一棹江南未归。

()

花径石阑斜,落日千家城阙。寒思春芜一片,露蒜山晴雪。

武功去后有高台,容我醉明月。已是乡心无那,更管弦悽切。

()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

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

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