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朝元好问的《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

译文

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来了,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注释

强饭:亦作“彊饭”。 努力加餐;勉强进食。

狭衣:不宽阔的衣服。

溪声:溪涧的流水声。

  《倪庄中秋》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写初秋时节,自己艰难的人生经历,由景入情,反映了艰辛的社会生活。

  元好问的这首诗,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猜你喜欢

白草茨庵白葛衣,白头懒剃雪根稀。子孙登录俱天上,独扫青山待客归。

()

六出飘?,万峰耸翠。琼花陨地风吹起。穿帘透幕逞逍遥,人前故要呈祥瑞。渔父莎披,子猷兴至。高阳酒价重增贵。万民何事有馀欢,来年

()

白发飘萧寄短蓬,春深杯酒忆曾同。

落花洲渚鸥迎雨,芳草池塘燕避风。

烽火此时连海上,音书何日到山中?故人别后遥相望,夜夜空随斗柄东。

()

珑上云栖穫事兴,似于东作报秋登。亦知三秀为时贵,共诧双岐是瑞徵。

化国雨旸蕃草木,天厨霜雪酿肴烝。却惭咫尺承恩者,欲续嘉禾病未能。

()

可奈归心切,浑如水向东。命屯宜暂屈,道在岂终穷。

天意时时别,人情处处同。前涂拟相候,行李敢匆匆。

()

芦芽荻笋净无边,此地淩波好放船。十里黄云送香气,一行白鹭渺秋烟。

小山椿桂遥相接,水国莼鲈买最便。云影天光两清绝,有人独立耸吟肩。

()

暑云泼墨送惊雷,坐见前山骤雨来。

今夜一凉千万里,更无焦卷与尘埃。

()

玳匣尘封,何须更问,笛床棋道。韶香冶粉,不是无才吟到。

为东风、日日吹愁,诗肠暗被春磨耗。待来朝、春去愁空,已剩落花烟草。

怀抱。难消遣,记盘马长堤,杏鞯红好。横飞醉墨,粘湿当垆轻缟。

怎眼中、不似心中,酒钱用尽胡姬老。傍斜阳、弄水江头,淡碧天容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