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

  这是一篇怀乡之作。

  上片直抒乡愁。作者家乡被金兵大肆屠杀,掠夺一空,自己逃难在外,想起家乡便痛心疾首,黯然神伤。起首以“凭高远望”发端,看到的只是白云茫茫,一片缥缈,对家乡刻苦的思念使他日夜思归,但家乡已为敌人所占,有家难回,白白辜负了子规殷勤地劝告“不如归去”。当他正在新亭为思乡而凄然流泪时,亭外雨声潇潇,更添悲凉。他把目光转向眼前之景:国破家亡,其恨无穷。这滚滚东流的江水,也难流尽家国之恨,语极沉重,情极悲痛,活绘出一个失去家国的流亡者悲怆的形象。

  下片以“遥想”二字发端,写自己的思绪又回到了家乡。那里江口依旧,该是到了鸟啼花谢的时候吧?可现在却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怎不令人伤感!“燕子”三句,他想象不懂人间之事而照常回家的燕子,找不到旧巢后,十分疑惑呢喃而语。作者选取典型事物,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蕲州被敌人破坏的情景。语虽平淡却感人至深。“最苦”三句,作者压抑不住痛失家国的愤怒,直接写出蕲州城破的惨状。富庶的蕲州,十万户之多的人口都被杀尽,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里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也是写实,揭露和控诉了金兵惨无人道的罪行。正因为如此,作者由对家乡刻骨的思念,再到对敌的愤怒,最后上升为报仇雪恨的决心和壮志。结尾二句“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是力量、是誓言,也是必胜的信念,二句振起全词,壮志凌云,铿锵有力,是被践踏被蹂者奋起反抗而发出的最强音和最高音。

王澜

王琅,一作琅,字澹子。番禺人。约为明崇祯间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号开五居士。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猜你喜欢

纽约铁桥天下稀,男儿壮志未应违。班超万里封侯去,陆贾千金奉使归。

()

明庭下温诏,方岳贡群贤。巢凤山中客,栖鸾地上仙。

鱼龙回夜水,雕鹗在秋天。添种家乡桂,归途快著鞭。

()

自古无殉死。

达人所共知。

秦穆杀三良。

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

受恩良不訾。

临没要之死。

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

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

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

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

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

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

至今声不亏。

()

野色行行远,春辉树树繁。看花频落帽,听鸟久忘言。

遣兴惟诗句,开怀独酒樽。谁能顾名利,终岁不窥园。

()

杨柳影疏秋霁月,梧桐叶坠夕阳天。

()

谁怜甲子混泥涂,老钝何能展壮图。

方恨此行垂橐去,辱君赠句当骈珠。

()

传信传疑必至公,惑经疑古自迷蒙。是非已向西麟获,同异何须白虎通。

()

世有世贤运,人归得性场。

朝端慕安石,民里祝庚桑。

蛇影逢真悟,龟灵取数长。

仙畦种芝圃,佛室雨花床。

寄傲多行乐,观心或坐忘。

柳溪能作瞑,竹坞别供凉。

慧露沾僧饭,幽霞照客觞。

皋夔真有自,箕颍更相望。

留务尊台简,私游费橐装。

侧聆图任切,安得久彷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