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
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出自。唐代。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江南曲: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旧题,创作了不少清新平易、明丽活泼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就属于这一类作品。
第一首诗(绿江深见底)勾画江南水乡人民不畏风浪、勇敢豪迈的性格和气魄。
首句“绿江深见底”,描绘江水碧绿,又非常清澈,尽管水很深,却能一望见底。诗人以朴素、简洁的语言画出一条清江,足已使人想象江南水乡风光的明媚秀丽。这句诗以赞叹的口吻写出,表现了水乡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够看见绿江的底,可见,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因此这句诗已为下一句描写江上风浪反衬了一笔。
次句“高浪直翻空”,表现江上风狂浪猛的情景。五个字有几个层次,无一字虚设。“高”,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波浪,而是很高的浪头。“直”字活画出高浪陡然掀起,直冲云天之势。“翻空”,进一步渲染浪涛之猛烈,而且是无数的高浪飞涌起来,拍击天空,简直要将天空掀翻击倒。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点出“风”,但从翻空的高浪中可以看到“风”的形象,感受到它的气势,并听到它咆哮的声音。“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口气轻松、平易,但份量很重。十个字非常有力地表现了水乡人民藐视风浪、无所畏惧的勇气和魄力,他们敢于驾一叶轻舟,在大风大浪中恣意遨游。
一般来说,表现雄强的力,需要用悍峭、豪放的笔墨。但有时候,轻淡的语言和从容的语调,更能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储光羲这首诗的后两句,就可以给读者以启发。
第二首诗(逐流牵荇叶)表现江南水乡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诗人善于抓住人物的行动细节,表现他们爱情的欢乐、热烈和深挚。
前二句,描叙一对青年情侣合乘一叶小舟,在河上快乐地遨游。他们时而飞快地划动船桨,追逐着流水;时而把船摇到铺满荇菜的水段,高高兴兴地牵动、采摘鲜嫩的荇叶;一瞬之间,他们又沿着曲折的河岸,把小船划进芦苇深处,攀摘那青青的芦苗。“逐流水”、“牵荇叶”、“摘芦苗”,这一连串的行动,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这一对热恋的情侣欢乐、幸福的情态。诗人没有静止地描写环境,而是巧妙地通过情侣的活动自然地引出水乡的风物。这荇菜飘浮、芦苇轻拂的水乡风物,又为情侣谈情说爱制造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环境气氛。“牵荇叶”这个细节,还具有暗示青年男女欢爱的妙用。《诗经》中的《关睢》这首描写爱情的著名诗篇,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诗句,通过采荇菜表现爱情。所以,“牵荇叶”这一笔既是实写水乡风物,也有隐喻、象征的意义。
三、四句,以人物的行动揭示他们的热恋之情。沉浸在欢乐爱情中的恋人,忽然看见江面上游来一对相互追逐的鸳鸯。这对鸳鸯于是成了他们爱情的象征。他们不愿意任何人打扰自己的恋爱,自己当然也不愿意将这一对鸳鸯惊散。因此,他们怀着爱怜、欣喜的感情,轻轻地划动船桨,悄悄地离开了。这一个细节非常富于情趣,它含蓄婉转、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恋人对美好爱情的珍惜,表达了他们深沉的爱。
总起来说,储光羲的《江南曲》,语句清新平易,质朴自然,而情真意蕴,富于浓郁的民歌风味。在他的数量众多的田园诗中,这组诗是别具一格的。
第三首诗(日暮长江里)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现出青年男女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因此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荡,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就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因此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很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虽然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也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应一气读下。
第四首诗(隔江看树色)前两句对仗,后两句用典。长干:指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此诗以“长干行”的典故抒写纯真的爱情。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曲曲房栊近水湄,故家犹在尽堪持。疏泉种菜身差健,抹月批风计绝痴。
最不宜诗偏得句,偶然因客亦敲棋。长空万里天声近,时听雄歌颂导师。
一九六六年九月廿二日红卫兵勒令归乡内子淡俜结装相随旋又奉令返回原职计居乡一百天 其二。近代。张采庵。 曲曲房栊近水湄,故家犹在尽堪持。疏泉种菜身差健,抹月批风计绝痴。最不宜诗偏得句,偶然因客亦敲棋。长空万里天声近,时听雄歌颂导师。
司徒归欤秋月九,江上寻山历厖糺。九峰何在郢城西,此景更无他处有。
谁将群物名飞走,取类应出前人口。为鸡为马为象狮,指点相呼故非偶。
乌岭焦山自色形,远为神仙近慈母。方床若为野人悬,断舸不劳津吏守。
公心好静复好奇,孰谓伤廉本无取。书堂清敞据中区,曲径烟萝舒复纽。
云开画障当南荣,泉送琴声入西牖。别来想像三十年,清梦几回诗几首。
鉴湖不用乞新恩,故物今还落公手。九峰髣髴在壶中,一笑春风共醇酒。
谢安卧不负东山,杜甫望常依北斗。携满青囊采药多,坐温白石观棋久。
香山老者复何人,此老此峰皆寿耇。涯翁大作合磨崖,为问山灵汝知否。
九峰书院歌。明代。邵宝。 司徒归欤秋月九,江上寻山历厖糺。九峰何在郢城西,此景更无他处有。谁将群物名飞走,取类应出前人口。为鸡为马为象狮,指点相呼故非偶。乌岭焦山自色形,远为神仙近慈母。方床若为野人悬,断舸不劳津吏守。公心好静复好奇,孰谓伤廉本无取。书堂清敞据中区,曲径烟萝舒复纽。云开画障当南荣,泉送琴声入西牖。别来想像三十年,清梦几回诗几首。鉴湖不用乞新恩,故物今还落公手。九峰髣髴在壶中,一笑春风共醇酒。谢安卧不负东山,杜甫望常依北斗。携满青囊采药多,坐温白石观棋久。香山老者复何人,此老此峰皆寿耇。涯翁大作合磨崖,为问山灵汝知否。
书生迫饥寒,一饱轻三巴。三巴未云已,北首趋褒斜。
匆匆出门去,裘马不复华。短帽障赤日,烈风吹黄沙。
俶装先晨鸡,投鞭后昏鸦。壮哉利阆间,崖谷何谽谺。
地荒多牧卒,往往闻芦笳。我行春未动,原野今无花。
稚子入旅梦,挽须劝还家。起坐不能寐,愁肠如转车。
四方丈夫事,行矣勿咨嗟。
鼓楼铺醉歌。宋代。陆游。 书生迫饥寒,一饱轻三巴。三巴未云已,北首趋褒斜。匆匆出门去,裘马不复华。短帽障赤日,烈风吹黄沙。俶装先晨鸡,投鞭后昏鸦。壮哉利阆间,崖谷何谽谺。地荒多牧卒,往往闻芦笳。我行春未动,原野今无花。稚子入旅梦,挽须劝还家。起坐不能寐,愁肠如转车。四方丈夫事,行矣勿咨嗟。
幸接天曹玉笋班,南郊祼献复追攀。清谈得奉斋三日,道院平分屋半间。
残雪土膏春意透,夕阳庭树鸟飞还。玉盘试手青丝菜,又为东风一破颜。
郊祀斋居次韵倪冢宰。明代。王鏊。 幸接天曹玉笋班,南郊祼献复追攀。清谈得奉斋三日,道院平分屋半间。残雪土膏春意透,夕阳庭树鸟飞还。玉盘试手青丝菜,又为东风一破颜。
鬓毛日夜雪霜稠,冉冉年光逝肯留?酒力但资愁作祟,雨声偏与睡为仇。
铭旌官职眼前事,史册姓名身後忧。
毕竟此生何处是,江湖万里有孤舟。
雨夕枕上作。宋代。陆游。 鬓毛日夜雪霜稠,冉冉年光逝肯留?酒力但资愁作祟,雨声偏与睡为仇。铭旌官职眼前事,史册姓名身後忧。毕竟此生何处是,江湖万里有孤舟。
多情潘佑羡杨花,出入千家复万家。
少日壮心都失去,老年新事不知佗。
诗中罪过人多恕,酒里功劳我自夸。
犹有一般牢落处,交亲太半在天涯。
暮春吟。宋代。邵雍。 多情潘佑羡杨花,出入千家复万家。少日壮心都失去,老年新事不知佗。诗中罪过人多恕,酒里功劳我自夸。犹有一般牢落处,交亲太半在天涯。
君家万个碧琅玕,长日开轩自在看。清兴每添诗句好,绿阴未放酒杯乾。
谁裁紫凤双龙管,我乞沧浪一钓竿。何似当年彭泽令,归来三径日盘桓。
竹隐为富州丞乌雅士威题。明代。林弼。 君家万个碧琅玕,长日开轩自在看。清兴每添诗句好,绿阴未放酒杯乾。谁裁紫凤双龙管,我乞沧浪一钓竿。何似当年彭泽令,归来三径日盘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