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卢纶的《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

译文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注释

晚次:指晚上到达。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

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

估客:商人。

舟人:船夫。夜语:晚上说话。舟人夜语觉潮生: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衰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衰鬓逢秋色:是说衰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一作“愁鬓”。

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征战:指安史之乱。江:指长江。鼓鼙(pí):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晚次鄂州 创作背景

  《全唐诗》于此篇题下注“至德中作”,时当在唐朝安史之乱的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697-698页 .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依稀可见,因为“远”,还不可及,船行尚须一天。这样,今晚就不得不在鄂州停泊了。诗人由江西溯长江而上,必须经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直抵湖南。汉阳城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起句即点题,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突转,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笔腾挪跌宕,使平淡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诗人在战乱中风波漂泊,对行旅生涯早已厌倦,巴不得早些得个安憩之所。因此,一到云开雾散,见到汉阳城时,怎能不喜。“犹是”两字,突显诗人感情的骤落。这二句,看似平常叙事,却仿佛使人听到诗人在拨动着哀婉缠绵的琴弦,倾诉着孤凄苦闷的心曲,透纸贯耳,情韵不匮。

  次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同船的商贾白天水窗倚枕,不觉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刻江上扬帆,风平浪静;夜深人静,忽闻船夫相唤,杂着加缆扣舷之声,不问而知夜半涨起江潮来了。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所以尽管这些看惯了的舟行生活,似乎也在给他平增枯涩乏味的生活感受。

  三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诗人情来笔至,借景抒怀:时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诗人的家乡则在万里之遥的蒲州(今山西永济)。秋风起,落叶纷下,秋霜落,青枫凋,诗人无赏异地的秋色之心,却有思久别的故乡之念。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妙合无垠。“万里归心对月明”,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煞是动人肺腑。

  末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最后二句,把忧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而且迂徐从容,曲尽情致。在构思上,不用典故来支撑诗架;在语言上,不用艳藻来求其绮丽;在抒情上,不用泼墨来露出筋骨。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读来觉得舒畅自若,饶有韵味。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猜你喜欢

一池清浸藕花月,午夜凉生菰叶风。风月无边诗兴动,品题收拾锦囊中。

()

能棋好饮一道士,醉墨狂吟二谪仙。

道士不闻乘白鹤,谪仙今已揜黄泉。

古来豪杰皆如此,谁拂尘埃为惘然。

华发郎官才调美,更将新句续遗篇。

()

谁言毡独冷,又见凤毛奇。绛帐谈经日,明珠入掌时。

鳣堂惬熊梦,芹舍长兰枝。未论阿罗好,先传白傅诗。

()

曾使琉球旌节还,祇凭忠信渺茫间。涛声荡舶无宁梦,宝气淩空亦惨颜。

直向岛夷通汉诏,回看闽树即燕山。不知几犯蛟龙窟,自喜仍随鹓鹭班。

海外壮游名独著,朝中厚禄意常閒。杞天无复劳忧思,官舍秋花醉里攀。

()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於。

少日功名空自许,

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起,

凭画作,倦游图。

()

日高屋瓦未消霜,卧听秋潮捲石塘。九岛迷行鱼性乐,一鞭威后马蹄忙。

独怜诗是吾家物,但有竹为君子乡。闼外南山今好在,时时飞影到清觞。

()

皂衣非复汉庭郎,敝缊深冬卧草堂。

贫薄不羞羸牜孛计,沉浮也逐斗鸡行。

残书阁尽经旬病,异味尝来百草香。

独愧顽心犹未化,十年学道几亡羊。

()

日夕寻未遍,古木寺高低。粉壁犹遮岭,朱楼尚隔溪。
厨窗通涧鼠,殿迹立山鸡。更有无人处,明朝独向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