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出自。唐代。韩偓。的。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浣溪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小庭花》、《减字浣溪沙》、《东风寒》、《和清风》等。
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
慢:胡乱,随便。
髻鬟(jì huán):环形发髻。古代中国妇女发式。
六铢衣:中国古代计量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极言其轻。也指仙人之衣。
青鸾:青鸟。古代创说中能帮人传递信息的仙鸟。这里指青铜鸾镜。
菡萏(hàn dàn):指莲花。
玉琅玕(láng gān):玉石。
沈檀:沉香与檀香。“沈”通“沉”。
参考资料:
1、马兴荣等.《中国词学大辞典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61页
2、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8年:66页
3、周伟励著.《从菩萨蛮到沁园春 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 》:文学大象出版社, 2006年:69页
该词创作时间约为860-880年之间,词人韩偓在南唐皇帝唐昭宗下任兵部侍郎等职,专写女子裙裾脂粉之词供皇帝娱乐,该词收录于《尊前集》。
参考资料:
1、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古典诗歌基本解读 古诗观止 8 唐五代词观止 (中册) 》:人民武警出版社, 2002年:8页
该词为典型的“香奁体”词,为最早的《浣溪沙》,题材为“艳情”题材,抒情风格细腻深曲,文辞丽美。
上片主要描写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态、发髻、衣服、面容等内容。“愁”字写出女子的情绪,“慢”写出了女子的动作,“寒”烘托了环境冷暖,“红”和“翠”也出了颜色。
下片主要描写女子体态、身姿、腰身、肌肤、和腿部。“罗袜”、“雪肌”、“玉琅玕”突出了女子体态、肌肤的质感,“骨香”和“沈檀”突出了嗅觉感受。
全词共六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描写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辞表现了女子的形态美和装饰美,但更重的是她的“离愁”,因离愁而醉酒、慵懒,失了生活的趣味却又止不住“更沉檀”即重涂脂粉,看似享受却掩饰着内心的苦涩。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远望生愁陟降劳,峥嵘窣堵据金鳌。
今朝身到南山下,渐近元来总不高。
南高峰至其下不高。元代。方回。 远望生愁陟降劳,峥嵘窣堵据金鳌。今朝身到南山下,渐近元来总不高。
一帘苍翠锁江关,千骑遥过水竹间。纡策顿看清瘴峤,著书空自愧名山。
经年怀抱谈应剧,绝璧登临兴转閒。坐对飞泉寒喷雪,聊烹新茗未须还。
罗中实兵宪过枉山斋次韵。明代。黄士俊。 一帘苍翠锁江关,千骑遥过水竹间。纡策顿看清瘴峤,著书空自愧名山。经年怀抱谈应剧,绝璧登临兴转閒。坐对飞泉寒喷雪,聊烹新茗未须还。
百里春帆到海隅,不堪回首拂征裾。少年未惯长为客,有便须烦数寄书。
言子弦歌遗化在,吴王城堑劫灰馀。英游从此成疏阔,后夜怀君月上初。
留别陈三秀才。明代。王祎。 百里春帆到海隅,不堪回首拂征裾。少年未惯长为客,有便须烦数寄书。言子弦歌遗化在,吴王城堑劫灰馀。英游从此成疏阔,后夜怀君月上初。
草玄人已去,天地此空亭。老悟生如寄,狂疑醉不醒。
名题高士传,光失少微星。犹有寒山色,依然为尔青。
题祝山人寄亭。明代。孙继皋。 草玄人已去,天地此空亭。老悟生如寄,狂疑醉不醒。名题高士传,光失少微星。犹有寒山色,依然为尔青。
固蔕深根且一邱,少时尝恐斧斤求。
何人比拟明堂柱,几岁经营江汉洲。
终以不才名四海,果然无祸阅千秋。
空山万籁月明底,安得闲眼石枕头。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灵椿台。宋代。黄庭坚。 固蔕深根且一邱,少时尝恐斧斤求。何人比拟明堂柱,几岁经营江汉洲。终以不才名四海,果然无祸阅千秋。空山万籁月明底,安得闲眼石枕头。
四面山光思有馀,芙蓉江上世情疏。坐挥弦韵惊林鸟,行把纶竿钓海鱼。
散帙每看高士传,朱门肯曳野人裾。仙踪鹤驾徒劳梦,一夜西风吹草庐。
早秋柬赵山人幼云兄弟。清代。李英。 四面山光思有馀,芙蓉江上世情疏。坐挥弦韵惊林鸟,行把纶竿钓海鱼。散帙每看高士传,朱门肯曳野人裾。仙踪鹤驾徒劳梦,一夜西风吹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