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出自。唐代。张祜。的。赠内人。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月光由宫门移到宫树梢,媚眼只看那宿鹭的窝巢。
在灯影旁拔下头上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扑火飞蛾。
内人:指宫女。因皇宫又称大内,故宫女称内人。
禁门:宫门。
宿鹭:指双栖之鸳鸯。
红焰:指灯芯。
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这首诗题为“赠内人”,其实并不可能真向她们投赠诗篇,不过借此题目来驰骋诗人的遐想和遥念而已。
参考资料:
1、陈邦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74-975
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这首诗题为“赠内人”,其实并不可能真向她们投赠诗篇,不过借此题目来驰骋诗人的遐想和遥念而已。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窠臼,既不正面描写她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只从她们中间一个人在月下、灯畔的两个颇为微妙的动作,折射出她的遭遇、处境和心情。
诗的首句“禁门宫树月痕过”,乍看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写景句子,而诗人在用字遣词上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而曰“禁门”,树而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月痕过”,点明时间,但月而曰“月痕”,就给人以暗淡朦胧之感,而接以一个“过”字,更有深意存乎其间,既暗示即将出场的月下之人在百无聊赖之中伫立凝望已久,又从光阴的流逝中暗示此人青春的虚度。
第二句“媚眼惟看宿鹭窠”,紧承上句所写的禁门边月过树梢之景,引出了地面上仰首望景之人。“媚眼”两字,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诗经·卫风·硕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个字传神地点出了庄姜之美。但可怜这位美貌的少女,空有明媚的双目,却看不到禁门外的世界。此刻在月光掩映下,她正在看宿鹭的窠巢,不仅是看,而且是“惟看”。这是因为,在如同牢狱的宫禁中,环境单调得实在没有东西可看,她无可奈何地惟有把目光投向那高高在宫树之上的鹭窠;也可能因为,周围可看的景物虽多,而惟有树梢的鹭窠富有生活气息,所以吸引住了她的视线。这里,诗人没有进一步揭示她在“惟看宿鹭窠”时的内心活动,这是留待读者去想象的。不妨假设,此时月过宫树,飞鸟早已投林,她在凝望鹭窠时会想:飞鸟还有归宿,还有“家庭”,它们还可以飞出禁门,在广大的天地中游翔,而自己不知何时才能飞出牢笼,重回人间。一双媚眼所注,是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的。
诗的下半首又变换了一个场景,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现出了一个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近景。前一句“斜拔玉钗灯影畔”,是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画出了诗中人的一个极其优美的女性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风姿。后一句“剔开红焰救飞蛾”,是说明“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愿。这里,诗人也没有进一步揭示她的内心活动,而读者自会这样设想:如果说她看到飞鸟归巢会感伤自己还不如飞鸟,那么,当她看到飞蛾投火会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而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哀怜。
这是一首造意深曲、耐人寻味的宫怨诗,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色。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古寺依山占几峰,精庐仿佛类天宫。
三年欲到官为碍,百里相望意自通。
无事佛僧何处著,人群鸟兽不妨同。
眼前簿领何时脱,一笑相看丈室中。
僧老经时不出山,法堂延客未曾关。
心开宝月婵娟处,身寄浮云出没间。
休夏巾瓶谁与共,迎秋水石不胜闲。
近来寄我《金刚》颂,欲指胸中无所还。
次韵李朝散游洞山二首。宋代。苏辙。 古寺依山占几峰,精庐仿佛类天宫。三年欲到官为碍,百里相望意自通。无事佛僧何处著,人群鸟兽不妨同。眼前簿领何时脱,一笑相看丈室中。僧老经时不出山,法堂延客未曾关。心开宝月婵娟处,身寄浮云出没间。休夏巾瓶谁与共,迎秋水石不胜闲。近来寄我《金刚》颂,欲指胸中无所还。
佐邑称能吏,兼曹重外台。绸缪资画诺,保障涤氛埃。
莲幕三城颂,花封百里回。名因趋府达,当宁解抡才。
解邑丞兼郡捕得代还东官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佐邑称能吏,兼曹重外台。绸缪资画诺,保障涤氛埃。莲幕三城颂,花封百里回。名因趋府达,当宁解抡才。
两岁驱驰马首东,曾微一战可论功。
因人偶尔成擒蔡,无计降之愧伐崇。
万灶炊烟归塞下,十分农事到湟中。
酸寒伎俩才如此,辜负新计吒至公。
陈倅寄惠四诗用昌黎和裴相韵愧不能当也走笔。宋代。曹彦约。 两岁驱驰马首东,曾微一战可论功。因人偶尔成擒蔡,无计降之愧伐崇。万灶炊烟归塞下,十分农事到湟中。酸寒伎俩才如此,辜负新计吒至公。
明朝便典黑貂裘,寒食宁无数日留?烟断昔曾悲介子,火衰今不祀商丘。
百年尽付风吹柳,一雨远随山入楼。安得五侯鲭到我,自脩茶事试香篝。
惨淡微茫断客魂,最难忘处最难言。南陵不可避风雨,麦饭如何托子孙。
往事沧江吹白鸟,谁家铁拨送金尊。欲寻隐者相倾倒,烟柳深深不见门。
寒食客中。元代。黄石翁。 明朝便典黑貂裘,寒食宁无数日留?烟断昔曾悲介子,火衰今不祀商丘。百年尽付风吹柳,一雨远随山入楼。安得五侯鲭到我,自脩茶事试香篝。惨淡微茫断客魂,最难忘处最难言。南陵不可避风雨,麦饭如何托子孙。往事沧江吹白鸟,谁家铁拨送金尊。欲寻隐者相倾倒,烟柳深深不见门。
高阁崔嵬瞰碧江,布帆归去鸟双双。无边树色千峰秀,一片晴光落短窗。
题李成所画十册。元代。黄公望。 高阁崔嵬瞰碧江,布帆归去鸟双双。无边树色千峰秀,一片晴光落短窗。
万里舟车要觅诗,衰年忍负始来时。未成班氏两京赋,仅见韩山一片碑。
归信正须传雁帛,秋风不为忆莼丝。今朝再渡桑乾水,月朗风清谁系思。
留示逯云甫秀才 其一。宋代。汪梦斗。 万里舟车要觅诗,衰年忍负始来时。未成班氏两京赋,仅见韩山一片碑。归信正须传雁帛,秋风不为忆莼丝。今朝再渡桑乾水,月朗风清谁系思。
雪际带春生,池冰几夕轻。寒心犹缱绻,雨气半萧清。
客至拈桃笑,禽归试柳晴。衰年宜缓缓,岁早自含惊。
岁早。明代。王夫之。 雪际带春生,池冰几夕轻。寒心犹缱绻,雨气半萧清。客至拈桃笑,禽归试柳晴。衰年宜缓缓,岁早自含惊。
雨意蒸云暗夕阳,浓薰满院落花香。
题诗弄笔北窗下,将此工夫报答凉。
八月二十二日寓直玉堂,雨後顿凉。宋代。范成大。 雨意蒸云暗夕阳,浓薰满院落花香。题诗弄笔北窗下,将此工夫报答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