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

译文

薄雾茫茫,画楼高耸入云。昔年的紫薇郎曾将此楼登临。面对眼前的景物,他大发感慨,写下动人的诗篇。日暮时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怅,记得那时我和她一起私语,多少幸福?不想她一去便没有消息,望断天涯也难有消息。只有岸边的柳树成林,使我的离愁仿佛飞絮,飞舞一片。节气催绕着年光流转,往日楼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里才停?并非日暮斜阳时才令人伤魂,看见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同样让人极为伤心。晚来天气初晴,水波声中似乎还带着雨声。江上静悄无声息,只有一条小舟,在野外的渡口处静静地停放着。江边远处有几座墨色的山峰。天边烟雾茫茫,几棵高矮不齐的树木立着。

注释

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浮云楼,即浮云寺楼。

霭霭:唐代中书省曾称紫薇省,故在中书省任官者可称薇郎。此处指杜牧,杜牧曾任中书舍人,故称。

紫微:星名,位于北斗东北,古人认为是天帝之座。

平楚:登高望远,大树林处树梢齐平,称平楚。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

带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词上片写景,即描写浮云楼的欢乐气势。其中的“朱阑共语”,“别愁纷絮”、“塞鸿”、“岸柳”等,皆隐括杜牧诗句。但情词熨贴、了无痕迹,见出融裁之妙。《蕙风词话卷二》:“廖世美《烛影摇红》过拍云:‘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神来之笔,即已用矣!”

  下片换头:“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一句度入同前,由写景而抒情,便令人有不胜古今与迟暮之叹了。“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进一层用笔益觉凄怆入神。真是“语淡而情深,令子野、太虚而为之,容或未必能到。”(《蕙风词话》)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一首写安陆浮云楼的诗作,在唐、宋时期曾传颂一时,原诗是《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郎中》:

  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如絮。

  (见《全唐诗》八卷五九三七页)

  安州即安陆,同小杜的诗相比,廖世美的词则别有韵味。

  这首词,声容娇好,情致蕴藉,自是名家手笔。正如况周颐所说:“一再吟诵,辄沁人心脾,毕生不能忘。《花菴绝妙词选》中,真能不愧‘绝妙’二字,如世美之作,殊不多见。”

廖世美

廖世美是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词人,生平无考,据传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

猜你喜欢

塞上愁多云易阴,故人虽在雁无音。交情念子黄金重,世故稽人白发深。

芳草春风千里梦,青灯夜雨两乡心。岱宗入眼东南秀,怅望云山泪满襟。

()

西戎负固稽天诛,勇夫战死智士谟。

上人知白何为者,年少力壮逃浮屠。

自言平戎有古操,抱琴欲进为我娱。

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

遭时有事独无用,偷安饱食与汝俱。

尔知平戎竞何事,自古无不由吾儒。

周宣六月伐猃狁,汉武五道征匈奴。

方叔召虎乃真将,卫青去病诚区区。

建功立业当盛日,後世称咏於诗书。

平生又欲慕贾谊,长缨直请系单于。

当衢理检四面启,有策不献空踟蹰。

◇君为我奏此曲,听之空使壮士吁。

推琴置酒恍若失,谁谓子琴能起予。

()

我祖本寒儒,曾抱淩云志。下帏扃小楼,旋折南宫桂。

吾父既治经,毕生好自励。养素乐田园,田园最深邃。

愧余幼多病,长习雕虫萟。卅载嗜烟云,一生丘壑契。

烽火忽西来,举家潜北避。曩筑不系舟,今真一舫寄。

五载赁人庐,六迁容膝地。人多粟易罄,情殷终酿弊。

行将卖青山,耕砚源源暨。痂嗜有几人,谁为不我弃。

()

一雨绵绵不暂停,天公于此底无情。

不应直待花飘尽,始放阳和作好晴。

()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花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

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须枉车歇,为我访荷裳。

()

天外一尺峰,国中千仞岳。

重云不掩蔽,万里见头角。

世人看远碧,谁识产美璞。

()

岭上寒梅自看栽,山斜一半似屏开。

春寒点点枝头雨,为有东流水过来。

()